中国义乌网8月1日讯(记者 蒋守洋)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年浴血荣光,90年红旗漫卷,刚刚举行的沙场阅兵,给人民军队90华诞增添了威武雄壮的色彩,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强军兴军的崭新面貌。
而人们提起义乌,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小商品,“市场”是义乌的代名词。而义乌人文历史悠久,俊彦辈出,是为“浙中母县、八婺肇基”,自古以来就是铁骨铮铮的热血之地。
民间流行着“义乌拳头,金华甜头,兰溪喷头,武义芋头”之俗谚。义乌人刚正勇为,崇文尚武,在历史长河中烙下的多是铁马冰河的沙场“重拳记”。
“笑傲江湖”的义乌拳头
学者在总结义乌民俗时,将其归纳为“崇文、尚武、善贾”。武,是义乌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因子。
义乌本地有句俗话,叫“我们义乌只有穷侬,没有怂侬”!义乌过去因人多地少,且土地贫瘠,穷是事实,但义乌人人穷志不短,从来不会逆来顺受,有着“敢向上天一声吼”的精气神。
千百年来,当兵是义乌人的出路之一,从军成了义乌人的一个传统。正如歌里所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义乌历史名人,又有多少凭着“义乌拳头”笑傲江湖。
三国时的骆统,骆统随陆逊在宜都击败刘备,后因战功封新阳亭侯。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大家知道他是大诗人,可知他还曾久戍边城。后又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则天,一篇《讨武曌檄》振臂一呼“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成为古今天下第一檄文。唐朝时,在骆宾王后裔聚居的李唐村,还曾创办武学堂,征集青壮年练拳习武。
义乌拳头自古有名,武术以南拳为主,武术拳种繁多,有150余种。武术界的一代宗师, “中国武学第一人”、“武功古今天下第一”的金台是义乌佛堂人,他生前曾留下一本《金台拳谱》,北宋时期流传于民间,因其记载的拳法技巧独特,历来为武坛所珍视,将其视为珍贵的武术文化遗产。
宋代的宗泽,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年少时就研读兵书,苦练武艺,不知他是否也曾研习金台拳。但他披甲操戈抗击金兵,率部实现了宋军首次击败金兵。此后,宗泽屡屡大败金兵,镇守开封府、守卫京城。宗泽声望日著,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既尊敬又害怕,谈到宗泽,都称他为“宗爷爷”。他在弥留之际,依然念念不忘北伐,最后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而逝。此外,他还在临危之际救下了岳飞,岳飞就是在宗泽的培养下成为一代名将。
明代的吴百朋为抗倭寇、平内乱、固边防立下了不朽功勋,系一代名闻遐迩的儒将。
……
义乌武术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全国武术之乡”。如今,义乌民间依然保存着习武之俗,民间艺术也多缘于“义乌拳头”。举石墩、迎龙灯、走马灯、十字莲花、抬阁跷、高跷、斗牛、罗汉班等,都带着明显的“武艺”。
义乌自古多奇兵
义乌人天生有一股子干劲,从古到今,沙场点兵、上阵杀敌,总有义乌兵的身影。
《吴晗传》中曾提到:义乌人民自古以勇敢、善战著称。据说,秦末项籍夺会稽守符节,调八千子弟渡江而西。这八千子弟就有来自义乌。
义乌兵参与修筑的董家口长城
项羽起兵于会稽郡,义乌本属会稽,这八千江东子弟兵中有着义乌兵也就正常了。虽然豪情满怀的他们结局是悲壮的,他们无一人投降,无一人苟活,铮铮铁骨至今为人颂扬。
而在明朝,义乌人群体在历史上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群体印象”。
当年,戚继光在山海关安营驻扎,操练兵马。这是教军场上的点将台和迷宫八卦阵
戚家军的义乌兵是中华民族抗争史上辉煌一页。400多年前,义乌先辈们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数万义乌兵舍家为国,南荡倭寇、北守长城,为民族、国家立下累世奇功,集中体现了义乌人忠勇孝义的家国情怀,是义乌精神的杰出代表。
万里长城的“龙头”就是由义乌将领吴惟忠率义乌子弟兵所修筑
义乌兵东南抗倭,倭患平定后,又随戚继光北上戍边。
20000多义乌兵在北方蓟镇地区,东起山海关,西到庸关西的2000多里崇山峻岭间,矗立起了1017座坚固挺拔的空心敌台,后又增筑320座,至万历三年(1575年),共建成1337座敌台。陈大成、吴惟忠、王如龙、朱文达、陈子銮、陈禄、叶大正、刘廷玉、楼楠、楼大有、龚子敬、童子明、黄宗统、龚彰……义乌兵中涌现了800多名义乌籍将领。义乌人理解义乌兵的勇猛时,说,因为这是一个家族、一个团体的责任和使命,不论南下还是北上,义乌兵都以一家一族的团体形式参战。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取胜绩无颜见江东父老。所以我们看到,相关史料上记载,义乌兵都是一个村一个族参军,连北上戍守边关,他们也依然以姓氏族群命名所驻守的敌楼。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义乌兵及其后裔扎根于斯,历经百年沧桑,一砖一瓦修筑,一毫一厘守护,成为民族精神的守望者。义乌人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也在长城脚下传承至今,与千里之南的义乌相守相望。
在抗战时期,活跃在义乌本地的抗日队伍有金萧支队第八大队、坚勇大队等。这些队伍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萧皇岩、塘西桥等战斗的胜利。抗美援朝,义乌男儿汉亦是积极踊跃。
帐下共推擒虎将,江南只数义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