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房子村最南端有一棵数百年的老柏树。曹长鹤说,义乌兵在此驻守时曾在树下建造过一座祖先庙,背山面水,朝向东南,因为那是祖先的故乡———义乌的方向。
曹家房子村俯瞰图
曹长鹤(左)拿出一沓珍藏的家谱和资料,这都是他的爷爷多年考证后亲笔写下的,当年,曹长鹤正是捧着这本家谱回义乌“曹村”寻根的。
行走在村中,眼见的是历史悠久的石头房子、浸染岁月的石碾石磨,这座静谧的村庄古风仍在、古韵犹存。
曹家楼
中国义乌网7月25日讯(商报记者 应悦 陈金花 林晓燕)在长城的故事里,不能忘了那些跟着戚家军北上的义乌兵,也不能没有与它相依相偎、相守相望了几百年的义乌兵后裔村。这些村庄与长城出生在同个时代,与长城一样悠久古老,它们是长城的一部分,就像是长城的手和脚,与之血肉相连。
曹家房子村,位于辽宁绥中县永安堡乡,是“长城脚下的义乌守望”新闻采风活动到达的首个义乌兵后裔村。得知我们要来村里,村民曹长鹤一早便在村口守候,一见面,久违的乡情顿时涌上心头。“老家来客人了!”曹长鹤一面迎我们进村,一面向老乡们介绍。
始终寻找与家乡的点滴关联
行走在村中,眼见的是历史悠久的石头房子、蜿蜒崎岖的泥土小路、浸染岁月的石碾石磨,枝繁叶茂的老树争相吐翠……湛蓝的天空下,这座静谧的村庄古风仍在、古韵犹存,让人感到历史的磨砺与现实的平和奇异地融合,化作家家户户的人间烟火。
周边山岭连绵,峰峦奇峭,长城就建在离这里二里地远的山脊上。面对大山的垭口,举目张望,左面山上一座叶家楼,右面山上一座曹家楼,朝两侧延伸,有王家楼、骆家楼、陈家楼……蜿蜒的长城把这些敌楼串连在一起,形成一道巍峨防线。据曹长鹤介绍,当年戚继光部署叶、曹、胡、王等姓氏的军人守楼,多年无战事,人口得以繁衍,敌楼院小盛不下那么多家属,于是下山建村,屯田垦地,修盖房舍,发展为一个村落,叶家有立根台村,曹家有曹家房子村。村落渐渐增大,人口越来越密集,他们又纷纷搬迁,寻找新的地域,拓展生存空间。附近的花户村、杨树村、立根台村、永安村、西甸子村等都有曹氏后裔。
曹长鹤是曹家房子土生土长的人,他说曹家房子村有400多口人,共80多户,只有两户外姓人,其余都姓曹,而且是一个祖宗的,都是随戚继光守长城来的士兵的后裔,祖上来自义乌后宅街道曹村。曹长鹤拿出一沓珍藏的家谱和资料,这都是他的爷爷多年考证后亲笔写下的,当年,曹长鹤正是捧着这本家谱回义乌“曹村”寻根的。“我刚懂事的时候,爷爷就告诉我,我们家祖上是浙江义乌长岭子人。”
曹长鹤的爷爷名叫曹成惠,私塾出身,读过中学,20岁不到就开始教书,辗转在绥中县的很多中学、小学任教,他功底扎实,教学严谨,是当年曹家房子村里最有文化的人,因此备受尊重。曹老爷子始终记着自己是义乌兵后裔,始终在寻找与家乡的点滴关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曹家房子村外来了一对养蜂夫妇,他们的蜂箱上写着“义乌县长岭子蜂场”。这让曹老爷子忽然记起村中老人曾说“咱老家是浙江义乌一个叫长岭子的地方”。退休以后,曹老爷子回到曹家房子,查墓碑、排辈分、访老乡、找族谱,为家族寻根溯源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而这一寻,就是30多年。
两地“曹家人”的亲情续上了
上世纪80年代,受曹老爷子的嘱咐,曹家房子村的曹喆曾辗转到义乌曹村寻找祖辈口口相传的“长岭子村”。当时,曹村人大都不清楚曹村过去曾叫“长岭子村”。
2001年,《义乌市志》编纂工作启动后,次年9月派人前往东北调查,在辽宁省绥中县曹家房子村找到了时年87岁的曹老爷子,在查看家谱后有了大发现。根据曹家家族源流文字显示,确证其为义乌兵后裔。从此,南北寻找义乌兵后裔的窗口得以打开。义乌市志编辑部先后9次派专员调查义乌兵“南抗倭、北抗虏”,先后走访了河北、辽宁、天津、北京长城沿线,走访了大量“义乌兵”后裔村落,“义乌兵”后裔这个群体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2010年夏,曹长鹤终于第一次带着祖辈的嘱咐回到义乌故乡。那次来义乌,已经95岁高龄的曹老爷子比孙子还激动,连续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临行前老爷子再三嘱咐孙子,到了义乌,一定要给祖宗磕个头,再把老家的风景拍回去让他看看。
故土难离,家业难舍,乡情难分。曹长鹤带着老一辈深深的眷恋,踏上了故土。“那天的曹村锣鼓喧天,喜气洋洋,男女老少都到村口来接我们,我刚一下车,就有老人一把将我拥入怀中,路边的村民都争着和我握手。什么叫亲情,那时真的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体会。”回忆起当年第一次回乡的场景,曹长鹤如数家珍,“历史虽然尘封了400多年,但割舍不断、冲淡不了的依然是乡亲与亲情。多少代的期盼,终于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实现。”
在曹村长辈的陪同下,曹长鹤来到稠岩曹氏列祖列宗纪念碑前长跪不起。“我是带着95岁爷爷的心愿,给祖宗磕头了!”一声深情呼唤在山坡上久久回响。
两年后的清明节期间,来自后宅街道曹村75岁的曹增均,还有曹增彩、曹钟怀着对祖先的敬仰,千里迢迢赶到北方,来到曹家房子村祭奠先人,并带来了《稠岩曹氏宗谱》,完成曹氏宗谱的南北对接。当晚,曹增均等人就住在曹长鹤家。晚饭过后,坐在暖暖的炕上,心里备感温暖的曹增均与曹长鹤聊起了曹村与曹家房子村一波三折的故事。
从那之后,两地“曹家人”的血脉联系,再也没有中断。
分不开的文化胎衣
心有千结,情有万缕,唯独乡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义乌与长城相守相望,深情的血脉纽带凝结和承载着400多年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分不开的历史渊源,割不断的文化胎衣。
曹成惠是义乌兵及其一代又一代义乌兵后裔的缩影。400多年来,他们虽然在异地繁衍生息,却从未忘记自己的故乡,始终盼着落叶归根。如今,曹老爷子虽已于数年前辞世,但他关于“义乌老家”的那些事,曹长鹤铭记于心。
曹长鹤带着我们来到村中最南端,一棵数百年的老柏树岿然挺立。曹长鹤说,义乌兵在此驻守时曾在树下建造过一座祖先庙,背山面水,朝向东南,因为那是祖先的故乡———义乌的方向。每逢清明时节,义乌兵就在此聚集,一起祭拜祖先,遥忆在南方的故乡。
时至今日,曹家房子村的曹家人每年清明节还要举行家祭活动。家祭时,各宗支不论男女老少,穿着鲜艳的服装,提着大桶的肉,从各处汇聚到一起,吃上坟肉,热闹非凡。大伙先在河滩上摆放好桌椅,以鸣钟为号,钟声响后,各宗支的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带着餐具一齐向河滩走来。人到齐后,专职分肉的人提着肉桶到桌子上添肉,一边添一边喊:“吃了添吃了添,别吃肚外边。”这一天是曹姓家族的人们最热闹的一天,欢笑声此起彼伏,还会有人喊:“这是咱老祖宗给咱留下的!”而分上坟肉正是义乌人祭祖的旧俗,也是从明朝保留下来的最有特点的一个习俗。
采访中,我们发现树下有一堆散乱的石块,是村庙残留的残石,细细看去,部分石块上刻有类似“回”型图案。曹长鹤说这是他们小时候经常玩的“老虎吃羊”的跳房子游戏,而这个游戏在义乌的孩子中也相当盛行。
不仅如此,这里的建筑不少细节有别于典型的北方建筑。北方大多数房屋不施盖瓦,考虑到北方年温差大,冬季冷,风沙大,房屋修成平顶,便于保温;而南方降水较多,高温湿热,房屋尖顶便于排水和散热。在曹家房子村,不少村民家中依旧保留了用瓦片铺就屋面的江南建筑习惯,江南特有的“人字形”屋面坡度在这里经过改良后,变成了曲线平缓的圆弧形屋面。曹长鹤说,这种屋顶的形制和灰瓦就是江南建筑的延续,还有一些院门的造型都有别于北方大院,这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建房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