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厂峪的梨树
桲椤叶饼
盐卤老豆腐
棋子火烧
中国义乌网7月23日讯(商报记者林晓燕陈金花应)义乌和长城脚下的“义乌村”,相隔数千里,再加上四百多年的岁月流逝,这些让彼此的语言、习俗大相径庭,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骨子里流淌着的血脉亲情,义乌,永远是你我共同的家园。饮食是种文化,有的在继承和发扬中流传下来,有的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无论存在与否,透过这些总能串联起一些历史记忆和片段———
几百年前,义乌兵奉命北上修筑和守护长城;几百年后,繁衍在长城脚下的义乌兵后裔开始寻根问祖,遥远的义乌成了他们心中的向往。
面对来自家乡的访客,陌生的人们总是那么热情,招呼着大家尝尝先祖留传下来的东西。无论是秦皇岛的桲椤叶饼,还是唐山的棋子烧饼,亦或是板厂峪的盐卤老豆腐,因为身上承载着一些历史传说,所以食物本身变得更有风味。
义乌兵巧做桲椤叶饼
去过秦皇岛的人想必都吃过这种色味双绝的绿色食品———菠椤叶饼。吃的时候,揭开外面散发出淡淡清香的菠椤叶,半透明的薄薄面皮透出里面多彩的饼馅:鲜红的对虾、嫩黄的鸡蛋、翠绿的韭菜……咬上一口,舌尖顿感润滑,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瞧,菠椤叶饼可是你们南方人发明的哦。”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采访时,工作人员指着一幅《吃菠椤叶饼》的画说道。据介绍,菠椤叶饼是山海关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相传明朝将领戚继光率领以浙江人为主力的“戚家军”镇守山海关,北方粗粮较多,戍边士兵生活艰苦,因此有人待每年五月长城沿线菠椤叶鲜嫩时制成菠椤叶饼,改善生活。
这种食物的成品为一张秦皇岛山区常见的菠椤叶,内裹淀粉作皮,普遍以新鲜韭菜和炒鸡蛋做馅,蒸熟后只见饼皮晶莹剔透,如同水晶般光闪,透过饼皮可见翠绿的韭菜。
“菠椤叶饼”在抚宁县董家口和城子峪一带的山村中又叫“桲椤叶饼”,在张鹤珊写的《长城民间传说》中就提到了它。
话说万历十二年十月,两百余敌骑偷袭城子峪关,由于城子峪关高墙厚,加上防守严密,敌兵攻了多次也未得逞,只能后撤一里地。此时,城子峪关上的守军也松了一口气,除了一部分哨兵外,大部队在城头上就地野餐。不想,伙夫老张把人数记错了,少拿了一副碗筷。那位没有碗筷的士兵就来到城下随手摘下两片大桲椤叶用来盛饭。饭后,他一个劲地夸老张“今天的饭做得特别香”。
下山的路上,老张顺手采了几张新鲜的桲椤叶,回到厨房后便开始“研究”。经过多次“实验”,最终老张的“发明”出炉了:它用玉米面和高粱米面做皮,用各种菜做馅,然后用洗净的桲椤叶合拢、蒸熟。士兵们吃了无不交口称赞,一个劲地问老张:“这是什么?”没多少文化的老张顺嘴说了句:“这是桲椤叶饼。”
据说这个伙夫老张和少碗筷的士兵都来自义乌。除了味道好外,桲椤叶饼携带方便。敌人来时,袋里揣几个放几天都不会坏;敌人退了,马上可以把它拿出来充饥。从此,这种食物就在长城沿线流传开来。
直到现在,当地还有这种说法:如果来到长城脚下不吃上一顿野菜馅的桲椤叶饼,那就算白来一趟了。
虽然是同一种食物,“菠椤叶饼”和“桲椤叶饼”却有一字之差。问了许多当地人,两种叫法都有,上网也查不出个究竟,实在令人费解。
戚继光发明“棋子火烧”
棋子烧饼是河北省唐山地区的特产,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制作时,使用大油和香油合酥,包肉、糖、什锦、腊肠、火腿等多种馅心。成品色泽金黄,里外烤制酥透,肉馅鲜香,酥脆适口不腻,便于保存。
“棋子烧饼最早的名字应该叫‘戚子火烧’,发源地就在我们三屯营,是当年镇守山海关的戚继光发明的。”之前在迁西县三屯营镇采访时,当地工作人员曾好几次提起了当地独有的特色食品———戚子火烧。
这种烧饼的大小和形状都类似于一个象棋的大木头棋子,有时内有肉或其他材料的馅,表面有芝麻。烙烧饼用两个炉,一个在下面生火,另一个在上面吊着,两面同时烙。烧饼小巧,脆香。
那么,“棋子烧饼”果真是“戚子火烧”演变而来的吗?“戚子火烧”和戚继光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这个问题曾一度引起中央电视台某采访团的兴趣。
在史料中,文物工作者找到了一些答案。三屯营在明朝时叫蓟镇,蓟镇是当时明朝最重要的军事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是明朝都城最后一道防线。而当年这座城池的总指挥正是戚继光。
明朝时期的蓟镇地处防御游牧部落的前哨,耕田稀少。这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修筑长城和建造蓟镇总兵府需要上万名士兵,他们必将消耗大量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这些士兵最终将驻守在高山之颠的敌楼之中,如何维持他们长时间的食物补给必然是摆在戚继光面前的问题。
据了解,戚继光所著的兵书《练兵实纪》中详细记述了戚继光一生的军事思想以及各个兵种、防御体系的细节。《练兵实纪》第六卷中,戚继光对每座敌楼应该配给多少人员、多少火器和弹药都做了详细的规划,甚至对敌楼中储存多少食物都有详细的描述。在这里,有人发现一种名叫“棋炒”的食品,这种棋炒就是当年驻守敌楼士兵每日的食品。不难发现,棋子的“棋”与戚继光的“戚”,似乎隐含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几百年来,敌楼士兵的“棋炒”一直流传在当地百姓的生活中,只是叫法不同,有叫“棋子烧饼”,也有叫“棋子火烧”或“戚子火烧”的。有人认为,棋炒并不是当地食品,因为北方点心的味道大多是甜味,而棋炒偏咸;另外棋炒的体积远远小于北方点心。因这种食品只出现在三屯营这座古代军事重镇上,所以坊间普遍认为“棋炒”是一群南方士兵带到这里来的。
因为这个“棋炒”存放时间长可以当干粮吃,出远门时即使走出好几百里烧饼也不会坏,加上其体积小、易储存,携带方便,应该是当年专为士兵行军打仗而准备的食品。
当地的工作人员表示,在三屯营附近的集市上可以找到这种叫做“棋子火烧”的烧饼,这种火烧在最初和面时就加入豆油、芝麻增强口感,还要在面团中包裹上咸酥,最后通过烧烤制成。
板厂峪的老豆腐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板厂峪古属蓟镇,坐落在燕山山脉东段南缘,俯瞰平原大海,山势险峻,有不少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我们采访组一行抵达时已近中午十二点,在该村义乌兵后裔许国华的热情引领下,大伙先去解决午饭问题。
桲椤叶饼、香椿炒鸡蛋、蘑菇炖土鸡、盐卤老豆腐,上菜很快,分量也很大。在这些地道的农家菜中,盐卤老豆腐是大家第一次吃。“口感特别,很久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豆腐了,有种小时候的味道。”有女性组员发出如此感慨。
的确,不同于我们在义乌经常吃的一些豆腐,这里的盐卤老豆腐味道纯正,制作手法传统,再加上特制的调料,简直好吃到让人停不下筷。也因此,一餐吃下来单这份豆腐我们就点了四份,直到上菜的老乡笑着提醒:这是最后一份了,今天做的都没了。据说,这道菜在当地很普通,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用村里一位义乌兵后裔的话说,“从小吃到大,祖祖辈辈都这么吃,就是以前的佐料没现在这么丰富。”
提及吃的,板厂峪的梨因酸甜可口、易于储藏,在当地小有名气。在前往板厂峪长城的山道两边有不少树木,许国华指着其中的几株介绍说,这些都是梨树。随后,在一株枝繁叶茂的梨树旁,我们看到了一块竖着的石碑,上面刻着字。从字面上理解,其大意为:这些秋安梨树是义乌兵许大洪后裔许氏一族所种。据说,清道光十七年,许氏迁居至此,担负着戍边、守长城重任。迁此后,随即在此建房、开垦土地、栽种各种果树,其中,当时载种的秋安梨树就有二三十株,经过几百年的岁月冲刷,而今多数都已枯死,目前存活的只有几棵。秋安梨酸甜可口,秋季成熟,易于储存,这些年,许氏后人又相继种了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板厂峪村现共有秋安梨树四百余株,树龄最长的达二百余年。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数百年后的今天,曾经的义乌兵们早已化为一抔黄土,但他们的后裔以及代代相传的一些习俗仍留在长城脚下,“义乌兵精神”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