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谢高华:心系百姓疾苦 真情为民解忧

发布时间: 2018-01-28 13:02:3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谢书记帮义乌老百姓造了一座跨江大桥

  我今年93岁,是义乌离休老干部,现住在怡乐新村养老中心。这段时间,经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谢高华老书记的动人事迹,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今天,我也来说说谢书记帮老百姓建起跨义乌江的大桥———中江桥的功德。

  1965年3月的一天,担任义乌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的我,陪时任县委副书记范立仁到大塘乡的东江桥察看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途中遇到一名叫龚奎桂的农民“告状”。他反映说,龚大塘村大队、小队账目混乱,贪污盗窃情况严重。当时,全国正在发动群众搞“小四清”运动。范书记当即叫我组织人员进村清查。

  经过近两个月的深入调查,龚大塘村的账目都查清了,涉事的相关人员也作了退赔。群众在拍手称快的同时又强烈要求我帮助他们解决喝水问题。原来该村坐落在一小山坡上,喝水、用水都要到村西一口水塘挑取,很辛苦。于是,我用清账查出的钱为村里购买了柴油发动机和抽水设备,并发动群众修了一条环村渠道,向义乌江抽水(当时江水水质尚好),帮村民们解决了喝用水问题。

  那时,前成村、后成村等村的村民过义乌江进城,必须乘龚大塘的渡船,来回很不方便也不安全。村民们早就想在义乌江建一座桥,为此利用乡下石匠较多的优势,敲打了很多石块堆在江边,只是因为一直筹不到钱,造桥的事一拖再拖。见我为龚大塘村的老百姓办了些实事,几个村的村干部私下里开了会,央求我帮他们建造一座过江的桥。

  没钱怎么办?我也没办法解决呀,只能婉言拒绝。回县政府那天,我坐在渡船里看着江边那一堆堆石头,恍惚间像一群跪在地上口念“修桥,行行好”的乡亲们。我不禁潸然泪下,掩脸惭愧地回到城里。

  为了造桥之事,村民们一直向各级领导写信反映,但都毫无音信。上世纪80年代初,谢高华调任义乌县委书记。当时,我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大概在1982年秋天,我记得是龚大塘有名的青枣成熟的一天,谢书记突然打电话给我,要我陪他到龚大塘村解决建桥问题。

  听闻要为村民建桥,我非常高兴。我和谢书记两人徒步走到江边,坐上渡船,就在船上开会。船上的村民纷纷向谢书记诉说起乘渡船过江的艰辛和不易:挑小猪进城卖,小猪乱动,船板一晃,小猪跳进江里就捞不回来了;有时到城里买了几斤米,一不小心撒在了江中,搞得家里揭不开锅;一老人乘船时掉进水中,昏迷过去,经多方抢救才复苏……

  谢书记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做笔记。最后,他果断表态,回县里研究后,一定尽快给村民们解决问题。一回到办公室,他就叫来交通部门的技术人员,让他们进行造桥测算。记得,除人工工资外,仅材料费用就达十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那时义乌还很穷,财政部门翻箱倒柜也只凑了7万元左右。无奈,谢书记只得向金华财政讨了六七万元钱。另外,村民们也捐助了一部分。

  资金到位后,村民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要求参加义务劳动。工程很快上马,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一座坚固的大桥就建成了。

  这是这一带老百姓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大事呀。大桥建成那天,桥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轰鸣。老百姓兴高采烈,“谢谢书记”“谢谢政府”之声不绝于耳。

  10多年后,因公路桥建成,原来那座桥就被拆掉了。至今我都觉得可惜,留着作个纪念多好!

  后来,我离休到义乌关工委工作。一次,我把谢书记建中江桥一事告诉了同在关工委工作的义乌中学退休教师钱雅芬。没想到她也向我讲了一件“谢书记没吃早饭就跑到学校调查解决学生反映寝室潮湿不能住人的事”。她感慨地说:“这个书记真好,真正把老百姓的急事、难事放在了心上!”

  怡乐新村养老中心鲍增虎提供

  商报记者陈金花整理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