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8年>图片报道 正文

【浙江日报】我的“工匠梦”是建设最美最精的电力工程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一口义乌腔的普通话,说话语速飞快,嘴里不断蹦出各种专业术语。80后王芳晗,穿着一身青灰色的电力工作服,体型微胖,圆圆的脸上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他是义乌市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变电三班班长。2003年进入义乌电力系统,15年来一直在变电班组从事变电安装工作,他戏称自己已经是这个岗位上的“老妖精”。

  这些年,作为国际小商品之都的义乌,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电力需求也日益高涨。15年来,为1400余项工程建设保供电,王芳晗见证了义乌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变电安装是个辛苦活。风里来雨里去,90%的时间都在户外。王芳晗选择这个岗位,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却在这行一待就是十几年,甘之如饴。

  “大家觉得干这行很辛苦,又没有技术含量。其实它的技术牛着呢。”王芳晗笑着说,他第一次到变电中心实习时,就喜欢上这份工作,觉得这就是他要从事的事业。正是有了这份热爱和专注,他一步步走来,攻克一个个难题,完成一个个创新,成就了一次次“第一”。

  近年来,义乌市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不少重大电力建设项目。王芳晗也因此多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次承接110千伏变电所扩建工程、首次负责110千伏变电所建设工程、首次承接高层设备吊装……王芳晗所在的变电班组都奔波在第一线。

  回忆起2014年首次承接110千伏孙村变扩建,王芳晗笑着打趣道:“一开始我的内心是拒绝的。110千伏变电所和10千伏相比,保护、接线工艺都差别很大,内心很忐忑。”义乌市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集合各方面专业力量保障工程,王芳晗的班组也是全力以赴,反复修改施工方案,仔细研究图纸、设备情况,询问专业人士,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摸索出了经验,以后“吃螃蟹”就从容多了。王芳晗更加专注于创新。2015年的希波曼开闭所改造中,他们创新施工方式,分工协作,将整个开闭所设备更换工作停电时间由8小时缩短到2小时。2017年10月,义乌110千伏爱旭变顺利投运,历时6个月零8天,刷新了金华地区110千伏用户变最快投运纪录。优质服务得到用户极大好评。

  “有创新就意味着出效益。”王芳晗坦言,自己在生产班组并没有什么大发明大专利,但在一个个工程建设中,通过改进施工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赢得了时间和效益,就是最有意义的。

  对于工匠精神,王芳晗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工,就是上下连通,各种工种都能胜任;匠,就是朝着一个方向斤斤计较,精益求精。从“工”到“匠”的路很长。他勉励班组成员怀揣匠心力践匠行,学习愚公精神,一点点啃掉所有变电安装知识,克服所有困难,总有一天最美最精品的工程会在他们手上建成。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