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信仰的味道”系列报道(2)陈望道故乡分水塘:看山望水忆峥嵘

发布时间: 2018-06-27 07:57:52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应悦 张静恬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陈望道故居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是让人们了解革命的绝好教材。

  中国义乌网6月27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应悦 张静恬)陈望道的故乡分水塘村,位于义乌西北部的大峰山脚下,四面环翠,岗峦为障。在这个精致秀美的小山村边上,有一口不大的水塘,水源从两边分流开去,西北一路流入了浦江县境,东南一路则养育着乌伤大地,分水塘因此得名。

  历史选择了陈望道,时光伫足在分水塘。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义乌人陈望道走出山明水净的故乡,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在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中,艰难跋涉。

  如今在分水塘村,仍然流传着陈望道译书时聚精会神以至于误把墨汁当成红糖来蘸了吃粽子的故事。乡亲口中简单朴实的语言,勾连起了陈望道与这个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绵绵情分。

作为陈望道的家乡人民,分水塘的村民为有这样一位伟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故乡之忆 扣人心弦

  “刚刚过午,除了偶尔隐现于田塍中的老汉身影,远近村子真像睡去了一般寂静。”当代作家叶文玲在散文《寂寞分水塘》中以小说家的生动笔墨,描绘了她眼中的望道故里———分水塘,虽与昼夜商歌不息的国际商贸城仅有咫尺之遥,却是一派“田园牧歌”的山村景象。

  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望道故居,这是一幢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前廊式天井院结构的砖木建筑。每日都有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至此,追寻望道先生的足迹。推开咯吱作响的木门,四方围合、庭院深深,依旧是老宅原先的格局,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布局,正室五间,前设弄堂,左右厢房各两间,开间前檐有天井,南面山墙为一字型照壁,明间辟石库大门,大门上方悬挂汪道涵题写的“陈望道故居”匾额。故居陈列内容图文并茂,用大量的珍贵图片展示了陈望道光辉的一生。屋子不远处便是陈家的柴屋。时光荏苒,似乎一切都未曾改变。

  自古以来,分水塘虽然只有一条山道南北可出,但北通浦江、诸暨,南达金华、兰溪,是通衢大道。因地处交通要道,分水塘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并不闭塞。一直以来,村民靠山吃山,除了耕种有限的农田外,就是靠砍柴、挑柴卖来维持生计,挑柴卖的收入曾一度占了村民的百分之九十的经济来源。

  分水塘村民自古崇尚文化。清代,村民种植蓼蓝,用蓼蓝叶加工生产靛青,并将靛青向无锡等地出售,经济情况相对较好,外面的文明之风也随之吹进。民国伊始,新学初兴,分水塘村即办起了新式学堂,废弃四书五经,一批有文化的青年走出山村。

当时义乌人称“山头三才”的陈望道三兄弟个个是大学生,其中陈望道更是分水塘的骄傲。

  分水塘村内的点点滴滴,勾连起了陈望道与这个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绵绵情分。

  陈望道出生于农民家庭,祖父陈孟坡以务农为生,同时又兼营染坊作业,销售靛青。孟坡先生既精通制作靛青的生产技艺又善于经营。例如,村里其他人家打出来的靛青,因种种原因一时销不出去,但是又急于脱手,他便将其全部收购下来,待到来年开春后再销售,反倒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此经营多年,积攒了一些家产。

  陈望道的父亲陈君元继承家业,克勤克俭,操持多年,购田置业,家道达到小康水平,在1909年盖起了这幢楼房。陈君元是武秀才,识字不多,却思想开明,并不要求子孙留在身边继承家业,倒是宁愿变卖田产让他们走出山村去求知问学。他不仅送三个儿子上了大学,还不顾村里守旧派的非议,毅然将女儿也送到县城女子学校去读书。同时,他又常教育子女必须参加田间劳动。他对子女的督促教育非常严厉,既要求他们知书达理,又要求他们要保持农家本色。

  陈望道的母亲张翠姐是一位农家女子,相夫教子,治家有方,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性情温和,乐善好施,对穷人弱者富有同情心。每年开春,村里一些穷苦人到她家田地里偷挖竹笋,家里有人追赶,她总是前去劝阻。逢年过节或是遇上灾害,她总是慷慨接济穷苦乡邻,所以深受村民的敬重。

望道先生生前钟爱杏树,除了故居的这一棵,分水塘村还有着一批百年树龄的老杏树。

  母亲的仁爱也滋润着子女们的心田。在那个时代,张翠姐坚决反对棍棒教育,对子女们从不打骂。让她自豪的是,她一生从不打骂子女,但他们个个成才有出息。长子望道早已众所周知;次子伸道毕业于浙江大学,长期任教于宁波,任鄞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幼子致道毕业于复旦大学,解放后担任义乌中学校长,义乌县政协委员。

  “我在当地,也算是一等家庭的弟子,我家的规矩在当地一切的家庭之中,又算是最严的……”陈望道后来回忆起当年在乡村的这段半耕半读的生活,并写入了《夏夜杂忆》。父亲耕读并举的教育,母亲宽厚善良的示范,这些都潜移默化影响着陈望道为他的思想打下基础、终身伴随。

  故乡之思 魂牵梦绕

这座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为院落式的庭院建筑,如今常常有后人前来瞻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义乌市委党校的党史陈列馆内,保存着一段望道先生在1954年10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在大会上对我国颁布第一部宪法所表的感受和态度的原声,纯粹的义乌普通话令人倍感亲切。在离乡的漫长时光里,望道先生始终不改乡音,不忘初心,记住乡愁,再向远方。

  还记得故居的杏树,每到五月,满树花开,院子里便清香缕缕。繁盛的枝叶在趁人不注意时,立刻遮阳蔽日,将斑驳的树影轻轻打在镌刻着时光痕迹的灰白墙壁上,无声地划入历史深处。

  望道先生生前钟爱杏树,除了故居的这一棵,分水塘村还有着一批百年树龄的老杏树。百年前,这些“信仰之树”目送着望道先生离开家乡、追寻真理;如今又铸就了分水塘村“杏花春雨江南”的独特韵味。

  20世纪50年代,陈望道曾对儿子陈振新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帮我写封信给义乌县委,就说把我们在分水塘的老房子献给国家,做什么都行。”简短的话语中,一颗赤子之心炙热发光。

分水塘内随处可见的红色党建元素,砥砺人们不忘初心。

  1964年4月,望道先生回到故乡义乌,为家乡的学子作了专题讲学。一路上,故乡的青山绿水相映成画,朴实敦厚的风土人情袅袅萦怀,撩拨着故土的情思,让他尘封多年的有关家乡的记忆一下变得鲜活起来。

  望道先生一生漂泊,几经辗转,不断迁徙。从故乡义乌,到金华、日本、杭州,再到上海、重庆、桂林……虽然一直在路上,但家乡一直是他精神的归处,是他渴望回归本源和寻回熟稔的深层唤醒和温柔安慰。

  “虽然望道先生很早就离开分水塘,在外工作生活。但家乡的父老乡亲他都惦记在心,时常保持着联系。”故居讲解员陈华仙是望道先生的堂侄女,她说道,当时因为家境穷困,自己父母结婚时的家具都是望道先生在上海托人购置的。一张木床、一张木桌和两条木椅,礼虽不重,情谊颇深。

  如今这些老物件一齐保存在望道故居内,伴随着这些实物留存下来的,还有宝贵的精神遗产,那一声声遥远的乡音,是留给分水塘后人的深切记忆……

  “小时候,望道先生的名字时常被家人挂在嘴边,勉励我们小辈刻苦读书。良由世泽、诗书传家,这一点望道先生对分水塘的后人影响很深。”陈华仙说道。

  走进陈望道故居的正厅,一座铜像面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仿佛在注视着中国大地的百年变迁。如今,越来越多的预备党员来到陈望道故居庄严宣誓入党,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党员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这仿佛是对近一个世纪前,那个在柴屋里伏案疾书、追求共产主义的青年的遥远回应。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