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吉路上存在沿街商家占道现象
中国义乌网7月26日讯(商报记者 傅柏琳)一边是厂区,一边是居民区,幸福社区的“幸福天平”时常摇摆。成立于2001年的幸福社区,由原来的稠城镇工业区和黄杨梅村、沈村合并设立,辖区流动人口超过3.5万人,存在“低散乱”多、门店多、外来人员多的“三多”现象。
幸福社区凯吉路是丝花、纸制品行业“集中地”。以凯吉路与中行路交叉口为界,往望道路方向的凯吉路一侧,超市、餐饮、理发店等店铺林立;在另一侧,沿街店铺几乎都在销售丝花产品。凯吉路上的一家丝花厂负责人曾先生说,这一带的丝花行业发展大约始于1996年,“前店后厂”模式延续至今。“这个区域的房东几乎在十几年前都搬新家了,经营者独门独户地生产、销售,避免了同行之间出现恶性竞争。”曾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客户来自五湖四海。因人气兴旺、交通便利,凯吉路深受“低散乱”经营者的青睐。
7月24日上午,记者刚走进与凯吉路相接的小岔道,就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车间里的丝花机器全速运作,多名工人在现场操控。下午3点40分,记者再次走访了凯吉路、兴工路。与上午相比,摆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上的货物有所增加,道路上的厢式货车也多了起来。“这个点是我们出货的时间,有时候由于货物比较多,不得不搬到人行道。”某纸制品加工厂负责人林女士说,因为货物临时占道时有发生,网格人员经常来劝导,大家也尽可能加快搬货速度,尽量少占用人行道。
沈村二区早已完成旧村改造,但小区内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记者在这里看到,小区内没有规范的停车泊位,有的私家车主把车停在了人行道上;房屋之间的各条次干道路面不平整,其中黄杨梅路段沿街多为修车行,人行道上垃圾较多,路面坑坑洼洼;房前屋后的绿化区域造型简陋,有的绿化带变为个人使用场所。记者发现,沈村二区的纸制品加工厂较多,在沈村二区41幢底楼店铺的压痕加工厂里,两名工人忙碌着,一旁的机器发出轰隆隆的响声。“有时候加工厂连夜赶订单,到了深夜噪声还很大。”附近居民为此多次向96150投诉。部分小区住户表示,既然是居民区,加工厂聚集是不合理的。
住在幸福路的市民刘大爷说,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老工业区噪声污染、车多人多,区块中工厂、住宅“混搭”,让居民感觉“不幸福”。
据了解,幸福社区现有纸制品加工厂60余家,社区被划分为6个网格,社区有16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