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剪纸艺术家朱新琦略显简陋的住房内,他正忙着创作一幅反映义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巨变的作品。下个月,他要去义乌一些镇(街)开展“剪纸艺术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
朱新琦生于1956年,义乌赤岸镇雅治街村人。他自幼受父母熏陶,醉心于剪纸。由于生活贫困,他没能接受很好的艺术教育,但几十年来靠着勤奋与痴迷,经过艰辛探索终于结出艺术硕果。一张纸,一把剪刀,在他手中不一会就剪出了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精美图案,灵动真切,惟妙惟肖,令人叹服。
朱新琦的书柜里摆放着诸多荣誉证书和各种社会任职荣誉牌,如中国剪纸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政协义乌市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几年,我很少参赛,把重心放在了培养新人上,希望义乌能涌现出更多国家级剪纸大师。”朱新奇说,义乌剪纸名声越来越大,义乌剪纸协会要做的工作越来越多,作为会长,他老觉得时间不够用。
受长辈熏陶迷上剪纸
朱新琦出生在雅治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他小时候,母亲为了贴补家用,闲时就利用特长绣扇饼(义乌民间用麦秸编成蒲扇,其形状圆似饼)、剪鞋样等。绣扇饼前,往往要先剪好图案的样子再照样画在布上,所以剪纸就成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下,朱新琦从小就对剪纸有了浓厚兴趣。
朱新琦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上初一时剪刻的一幅《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他说,有一次村里演样板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随后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幅《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剪纸作品。那幅作品拿到学校去,立刻受到老师与同学的一致好评。从那以后,他就一头扎进剪纸的天地。久而久之,他的剪纸技法日臻成熟,作品甚至贴上了当时义乌县委的宣传窗。
1995年,朱新琦辞掉工作回家专心搞剪纸创作。2000年,一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看了他的作品后大为感慨,再三嘱咐他不能中断艺术创作,并一定要想办法把剪纸推向社会。在朋友的鼓励下,朱新琦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当时的义乌市文化局,有关领导看后大吃一惊,没想到义乌居然有这么一位剪纸高手。
2001年10月20日,在义乌市文化局组织下,朱新琦举办了个人民间剪纸艺术展。同年,中央电视台特意来义乌给他做了专题节目。2002年初,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类世界文化遗产,这更激发了朱新琦对剪纸艺术的创作激情。2003年1月20日,他的剪纸艺术作品展在义乌黄大宗祠再次展出。“那一次,看展览的人真是人山人海。”朱新琦回忆说,展出6天,参观者达8万多人,一幅《红楼梦》剪纸还以3.8万元的价格被人收藏,在义乌文化界激起了不小波澜。
成立义乌剪纸研究会
据介绍,早先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剪纸在义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2003年时,义乌仅有七八个人从事剪纸这个行当。后来,随着剪纸在一些课堂上的出现,才开始有更多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朱新琦说。
朱新琦记得,最早向他“拜师学艺”的是义乌城区10多名小学生。“2003年1月20日,我在黄大宗祠举办个人剪纸艺术作品展后,朝阳小学教导主任金淑珍带着一群小学生来到我家。10多名小学生学得很认真,对剪纸很感兴趣。几个星期后,朝阳小学组建了剪纸兴趣班,聘请我当剪纸老师,定期给学生和老师传授剪纸技能。”
2004年,在朱新琦的指导下,朝阳小学组织教师编写并出版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剪纸校本课程,在义乌中小学引起广泛热议,好评如潮。此后,不少义乌城区小学、幼儿园也纷纷组建剪纸兴趣小组,聘请朱新琦当课外活动指导师或校外辅导员。
“特别是暑假,要求参加剪纸培训的老师特别多,义乌剪纸就是那几年开始热闹起来的。”朱新琦说。对广大剪纸爱好者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剪纸艺术研究会的成立。2007年11月6日,在义乌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义乌市剪纸艺术研究会正式成立。
作为义乌剪纸艺术研究会的发起人、创立者,朱新琦被选为剪纸艺术研究会首任会长。当时有会员64人,小学美术老师占了半数。会员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才上小学六年级。剪纸研究会成立后,义乌剪纸创作活动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期,并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活力的创作队伍,为义乌剪纸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进京办剪纸艺术展
2009年10月22日,为了让义乌剪纸在社会上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在北京义乌同乡会和义乌市政府的帮助下,“朱新琦剪纸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作品展上,朱新琦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百子图”长卷》等100多幅作品备受各界好评。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张树贤这样评价:“朱新琦充分借鉴了国画的表现形式,虚实结合,写意和工笔结合,创作出一大批富有生活气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剪纸作品。”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员会议上,中国剪纸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录。朱新琦在北京举办的那场剪纸作品展,是剪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举办的第一次大型个人剪纸艺术展,被视为中国文化界共同庆贺剪纸艺术申遗成功的一次大活动,所以广受社会关注。“那次展览,为义乌剪纸走向全国开了一个好头,义乌剪纸也因此真正有了自己的标签。”
更让朱新琦引以为傲的是,义乌市剪纸艺术研究会成立不久,他就被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选为常务理事,后来又被评为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作品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2011年5月下旬,在丽水艺术展览馆举办的莲都、义乌两地剪纸作品展上,朱新琦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成了众多商家的争抢对象,义乌一名房地产商提出用一套160多平方米的房子换这幅作品,但他最终没有同意卖。“这幅作品长8米,宽45厘米,我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算是我的巅峰之作吧,真舍不得卖掉。”朱新琦说。
为义乌剪纸呕心沥血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不但在义乌剪出了一片新天地,还名扬全国,太了不起了。”说起朱新琦,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周爱军不吝溢美之词。
“朱新琦的现代剪纸艺术整体风格可以说是鲜明而质朴的情调;果断而概括的造型;明快而简练的形式。他对艺术的追求致尚、致美、致新,有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反映出一位艺术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周爱军认为,剪纸当随时代,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是每一位现代艺术家的光荣使命。艺术作品只有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朱新琦的剪纸作品一改民间剪纸中普遍的语言:镂空剔透、线线相连、构图丰满等形式,大胆采用了现代的结构、形式、概括、凝练等元素,使作品更趋现代美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尽管他大量采用了现代的表现手法,但作品并没有变成国画、版画,因此被剪纸界同行所肯定,这也是奠定他作为现代剪纸艺术大家最成功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