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用户达98%以上,互联网普及率为57.7%。随着手机应用软件的飞速增长,可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迅速增多,短视频软件也是层出不穷,快手、火山、抖音、陌陌……,因为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且内容新奇有趣,越来越多网民开始使用短视频软件。据权威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2018年将达到3.5亿人。
不难发现,短视频在农村特别是青少年人群中极为受欢迎,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监管、追求高流量,短视频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存在错误的价值取向,极大污染了农村青少年的正常价值观建立。主要表现为:一是价值观缺乏,内容恶俗低下,以博眼球赚点击率为目标;二是以戏弄他人、制造恶作剧为乐趣,传播恶趣味;三是以自虐行为为噱头,极易引起青少年模仿;四是通过语言、道具等打擦边球,进行性暗示。
虽然内容不适合大众传播,但是显而易见,以上几类短视频的传播量十分惊人,往往短短几小时就可达到数万浏览量。劣质短视频的大量传播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首先,各软件公司未形成完整有效的发布审核体系,用户可自由注册、随意发布。其次,短视频行业盈利模式尚未稳定、规范化,各短视频平台为留住用户,通过高薪聘请高人气主播方式,将报酬与该主播视频播放流量相挂钩,进而造成主播为拿到高薪酬,不惜以恶俗、低趣味视频留住用户流量的恶性循环。最后,农村缺乏高雅文化也是短视频在农村大量传播的原因,当前的大部分农村还未有全面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的日常休闲多以网络等渠道进行,新奇有趣的短视频在农村流行是必然的。
如何在农村合理利用短视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规范发布、监管体系。政府要出台全方位的发布、监管体系,从制度、政策角度对各短视频企业进行规范,对短视频内容进行合理限制,将视频审核责任切实落实到企业头上,要求各企业在经营同时做好社会责任的承担,严禁传播不良价值观,违者必究。同时,引导行业形成健康稳定的经营模式,优胜劣汰,从源头控制行业健康。
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文化生活水平。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村(居)民参与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扶持传统文化,引导更多村民走进农家书屋,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强化群众培训,通过讲座、实践等形式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利用农闲、重大节日和集市等时机,组织送电影、送戏下乡、周末文化超市及各种文艺演出比赛等活动,有效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三是将乡村振兴与新兴科技结合,推广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是众多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优秀的文化底蕴,同时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越来越多农村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道路。将短视频和农村的丰富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打造“网红”点,增加农村的客流量,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宣传日渐凋落的农村工艺,一举数得。
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农村的“短视频”将会创造更多的惊喜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