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5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老金,你们把店门前的车子引导一下,停整齐。”“小吴,中央公馆门口刚装的‘小黄狗’,等下走过去看看。”8月31日一大早,通惠社区党委书记吴小霞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已经在社区里忙开了。
通惠社区地处义乌市区核心区块,经过这几年的城市有机更新后,现今下辖5个小区,坐拥义乌之星、银泰、新天地等多个商业综合体,驻有8家物业公司。“地理位置优越,小区比较新,相对而言,要求也会更高一些。”在吴小霞看来,这里的“要求”既有居民对社区环境的高期望值,也有街道、社区对创建“精品通惠”的目标追求。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大家心目中对精品社区的认知或许会有些细节差异,但归总起来大致是环境优美、路面洁净、管理规范、生活有序。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社区管理者以及广大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社区是我家,创建靠大家。近日,通惠社区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次以“我要怎样的社区”为主题的座谈会,除街道班子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外,还邀请相关部门派驻社区人员、辖区共建单位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物业公司负责人、居民代表等到场参加。大家齐聚一堂,先由社区说说当前都干了些什么以及存在的问题,再听听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围绕“下一步怎么干”进行讨论,集思广益。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是文明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省、市民生实事之一。通惠社区下辖的通惠门小区是“小黄狗”首批进驻的四个住宅小区之一,从目前开展情况来看,该小区试点工作成效比较明显,但仍存在少数居民不配合或垃圾分类不彻底等现象。
“垃圾分类工作需要靠人带头做,具体怎么做?先从党员做起,以党员示范作用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吴小霞说,以通惠门为例,小区里现设有17处34只垃圾桶,分别拿来装餐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从7月中旬开始,社区班子成员实行“包楼到人制”,一人一栋以身作则。
习惯的养成和改变并非一件易事,为此,社区还为小区每一户业主都配备了两种颜色的垃圾袋各90只,并在每一只垃圾袋上面都注明了各自的房号。“标上房号后,哪一户人家扔的垃圾,分类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对于那些仍然垃圾“混装”的居民,有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再逐个上门做思想工作,做好引导。
“在收益操作上能不能更简便些?”一位楼姓居民表示,随着“小黄狗”的逐渐普及,家里的老人、小孩每天都热衷去“喂狗”,而当投递者账户上的钱累计达10元后,就能通过APP提现。“要和银行卡绑定,还要下载手机软件。”他直言,这些操作对年轻人来说很简单,但对老人相对过于繁琐。
“义乌之心地下停车库实行错时免费停车,举措很好,但不是很实用,谁大半夜的会开到下面去,又走十几分钟回小区?”“一到周末或其他节假日,银泰、中央公馆附近就车满为患,路上开开几分钟,找个车位起码半个小时。”“停车难”是大家讨论的另一个焦点。
从通惠社区了解到,目前该社区正联合相关部门从便民为民出发,通过科学施划车位、进一步规范管理等举措,就如何提高有限空间内的停车位利用率进行不断尝试。其中,通惠门小区、银泰、原天成大厦等场所的周边道路正在增设车位,通惠门立体停车场按计划将于11月份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