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专题>规矩方圆>信仰的味道 正文

【信仰的味道】革命不怕死 怕死不革命——吴溶品烈士传略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1930年,义乌早期农民运动的领袖、县委书记吴溶品同志在县文化馆前广场英勇牺牲,为毕生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01年吴溶品出生在义乌市前洪乡前洪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兄妹五个,吴溶品为老大。一家人全靠父亲挑货赚点脚钱过日子。吴溶品幼年时曾在本村蒙馆就读一年半,后因与同学游戏时被竹箭射伤了一只眼睛而休学,随父亲在田间劳动,帮母亲料理家务。

  吴溶品虽已长大成人,成为村里一名种田好手,而且人们夸他有出息,但他求学心切,不甘心当文盲。他盼望着一个上学机会的到来。这时,前洪村来了一位姓骆的老师,办起了农民夜校。这位老师思想比较进步,还订有一份《申报》,传播进步思想。吴溶品白天在田间劳动,晚上就到夜校去学习,有时就住在夜校里。在夜校学习文化知识,参加听讲《申报》活动。夜校的启蒙教育,使他思想上起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鬼神是不存在的,它是剥削阶级用以欺骗和愚弄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为的是使广大劳动人民将贫穷与受压迫归咎于自己的命运,是命中注定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农民为什么这样苦,根本的原因是万恶的旧制度,是地主豪绅的压榨和剥削。因此,为了大家有饭吃、有衣穿,为了人人能上学读书,必须起来造反,打倒封建统治阶级,改变旧的剥削制度。这为吴溶品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年轻的吴溶品处处关心穷人,和穷人站在一起,敢于同旧势力进行斗争。有一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村里穷人有的一连几天都没有揭过锅盖,大人、小孩凄惨地在死亡线上挣扎,然而村里祠堂里的头目却不管穷人的死活,不肯借租谷。这时他跑到祠堂头目家里,要求把“积谷”提前借给穷人,遭到指责和拒绝。吴溶品愤怒了,拿起石头把锁砸掉,打开谷库,叫穷人别怕,这是大家的谷来畚去吃,一切后果由他承担。就这样,救下了几百条生命。逢年过节,吴溶品总是跑到穷人家里走走看看,问问他们今年又亏了多少,过年的米有没有……对于穷乡亲们来说,吴溶品的出现就是对他们的一种鼓舞和安慰。

  1926年12月,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国民党义乌县党部成立。我党利用国民党县党部这块牌子,进行各种活动和革命斗争,掀起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浪潮,并在前洪、柳村一带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吴溶品就是前洪农民协会会长。他发动农民进行抗租抗债,使革命向深度和广度发展。1927年4月11日,义乌国民党右派雇佣一批流氓打手冲击县党部和县政府,使革命政权落入反动派之手。为了显示革命力量,表明共产党员并没有被蒋介石的叛变和血腥屠杀所吓倒,党组织决定组织一次反击,以便把反动气焰压下去。5月底,党组织发动前洪、畈田朱、东河三路农民大军,上千农民高呼拥护革命、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冲进县府大门,很快占领县党部和县政府,反击取得成功。吴溶品率领的前洪青壮年农民,是这次反击行动的主力。反击成功后,群情激奋,一片欢腾,浩浩荡荡上街举行游行示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义乌现代革命史上都是空前的。

  同年10月,省委派中共党员方城顺回义乌原籍从事党的发展工作。原县党部委员、共产党员方元永向他介绍了吴溶品的情况。于是方城顺即去前洪找到吴溶品,两人从当时的形势谈到革命的前途、苏联的榜样。他启发吴溶品:农民要解放,一定要组织起来,不但要组织农会,还要有自己的政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并将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现时的斗争纲领,都向吴溶品作了详细的介绍。吴溶品听得很认真,心情十分激动,当即表示愿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主动提出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方城顺认为吴溶品在“四·一二”前后,经过革命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已经具备共产党员的条件,于是与方元永一起介绍吴溶品入党。这是义乌党组织在农民中发展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吴溶品入党以后,革命热情更高,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为了壮大革命队伍,扩大革命影响,注重办好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积极培养吸收一批青年农民中的积极分子入党。11月,在前洪村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吴溶品任支部书记。

  1928年,义乌党组织迅速发展,到10月间,全县(包括金东地区)已建立起14个支部。这时省委书记卓兰芳来到义乌,经过与朱鸿儒、吴溶品等研究与准备,在上连树村方六月家里召开党员骨干会议,会议由吴溶品主持,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共义乌县委,朱鸿儒为书记,吴溶品等为委员。12月,朱鸿儒受浙西特委派遣,调永康工作,吴溶品接任县委书记。

  1929年7月,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指示义乌县委,为了保卫江西革命根据地,必须不失时机地发动当地群众,进行阻滞国民党杭江铁路(即浙赣铁路)建筑进度的斗争。为此吴溶品主持召开县委会议,专门进行研究和部署。会后,吴溶品亲自草拟了阻挠筑路斗争的传单,提出农民群众的要求,要求反动当局立即停止毁坏即将成熟的粮食作物。同时县委派人组织湾头下、中山背、上西陶等村农民开展现场斗争。斗争持续了三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相对地阻滞了当局的筑路进程。

  7月下旬,县委在岩南乡大头殿由吴溶品主持召开近200人参加的党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大规模的减租斗争,并要求各级党组织重视在秋收中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的队伍,壮大党的力量。为了掀起减租运动的高潮,县委专门拟制了传单,分区在全县张贴。因此这一年秋后,凡有党组织和农会的地方,普遍实行了减租。由于减租斗争取得胜利,农会会员和贫苦农民都受到很大鼓舞,说共产党就是有力量,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农民才有出路。前洪有个叫文昌会的封建组织,拥有大量的租田,为地主吴子棋等霸占收租,听说要减租,就把这些田产以变卖的名义分散给各富户收租,其中吴溶品的叔叔吴淇讴也分得一部分,农会要减租,他坚决不同意,说一粒也不能少,责问农会会员:这减租是谁规定的?农民们说:这是共产党规定的,是你家溶品规定的。吴淇讴仗着自己是叔父,竟找吴溶品责问。吴溶品坚定地站在农民群众一边,向吴淇讴进行说理斗争,坚决支持农民把叔父的租减下来。

  1930年7月下旬,领导建德暴动失败后来到义乌的卓兰芳,亲自主持召开全县党员活动分子大会,要义乌县委立即组织暴动,并把党的各级组织改为武装暴动行动委员会。在县委会上,吴溶品分析了客观形势,认为我们的力量不足、条件不具备,不同意立即组织暴动,并说:“暴动搞起来,也没有完全胜利的把握,建德暴动失败就是前车之鉴”。为此县委会上展开了辩论,最后会议决定组织暴动,吴溶品则保留自己的意见。会后吴溶品被派到金东的塔江山、大路沈一带做党的基层工作,吴溶品毫无怨言地服从组织决定,到金东埋头做党的工作,以他自己革命的坚定性,勤劳朴实、平易近人的模范行为,与当地群众亲密相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党员和群众。后来由于叛徒出卖和破坏,使义乌的暴动计划流产,这也正说明吴溶品在县委会的意见是正确的。

  义乌暴动计划的流产,使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反动派加紧捕人。吴溶品是义乌赫赫有名的共产党首领,国民党县政府早已悬赏大洋三百元明令通缉。当时有的同志劝吴溶品暂时离开这个地区到外面去躲一躲,但他却以“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而婉言谢绝,继续坚持党的工作。

  为了挽回由于暴动计划流产,党组织遭受破坏这一危局,县委认为,当务之急,必须马上把县委和各级党的组织机构恢复回去。1930年10月初,杨兴海在畈田朱找到吴溶品,说明来由,两人一起回到义乌,约定当晚在里十三都岭脚村召开县委会。路经东河时,正值东河在演戏,转到戏台前,吴溶品当即被东河反动民团(“保卫局”)头子何子联的手下团丁抓住,杨兴海逃脱赶回报信。党组织当即决定在吴溶品被解送县城时拦劫营救,当夜就派人守候在横塘东面山坡上。出于意料之外,何子联把吴溶品先押到上溪警察所,尔后由上溪押送至县城。由于敌人改道而行,中途营救计划未能实现。

  吴溶品被捕入狱后,反动政府满以为这次可以全部破获义乌、东阳、浦江等县的地下党组织,把希望寄托在吴溶品身上,特地派来有经验的审判官。

  “你是吴溶品吗?是共产党员吗?你们一起有多少共产党员?”

  “既然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好问的?共产党员要说有多少,除了你们这批蚍蜉之外,到处都有共产党员。”吴溶品简单、明白、响亮地回答着。

  “哼!不讲?给你点好滋味尝尝!”

  打手们抬来老虎凳,给吴溶品用刑,砖块垫到三块、四块。吴溶品强忍剧痛,对刽子手们说:“野兽!这点东西算什么?只能搞痛我的筋骨,绝改变不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意志!”吴溶品以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漠视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

  尽管敌人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吴溶品始终坚贞不屈,保持共产党员的崇高革命气节。

  审讯没有结果,反动派原想把他押解到省城,又怕路上不安全,且当地的一批地主豪绅连连告状,反对“纵虎归山”。国民党县政府发电报请示省府,批准“就地处决”。

  1930年10月14日,阴沉沉的天笼罩着整个义乌县城。军警押解下的吴溶品神色坦然地走向湖清门县文化馆前广场,沿途高呼“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工农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罪恶的枪声响了,吴溶品倒在血泊中,时年仅30岁。

  吴溶品同志倒下了,但他那“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精神激励着后人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前进!

  (摘自《血色丰碑》作者吴联隆)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