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涉外纠纷调解室,19个国家的国旗位列正中,细微之处彰显司法为民情怀。王钦摄
人民网义乌11月8日电(王钦)一个约20平米的会议室,19个国家的国旗位列正中,由一支外籍调解员队伍参与纠纷调解,已成为浙江省义乌市处理涉外纠纷的“标配”。“在交易过程中,外国客商遇到矛盾纠纷,借助‘以外调外’的模式进行调解,不仅解决了语言沟通障碍,同时还增加了彼此的贴近性。”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陈津颜说。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是浙江对外交往的一张“国际名片”。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种涉外纠纷日益增多,国际货物买卖中合同订立、语言沟通、产品质量等问题大量涌现。于是,义乌在建设诚信贸易体系和促进当地市场和谐发展上“下功夫”,开创性提出“以外调外”模式,正确处理外商贸易纠纷,促进义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2013年5月,义乌市成立了“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先后聘请19个国家的21名诚实守信和精通调解的外商为外籍调解员。遇到外贸纠纷时,外籍调解员参与义务调解,凭证据做到“帮理不帮亲”,已成为化解中外贸易纠纷的好帮手。此外,外籍调解员还不断加大对外商的普法力度,树立“中外一家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在涉外纠纷调解过程中,外籍调解员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为扎根义乌的外商,营造了一个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让外商共同融入义乌城市发展,在文化中求同存异、相互交流,共同推动中外友谊持续长久发展。
苏拉是来自塞内加尔的一名外商,如今已在义乌生活了15年。作为一名“新义乌人”,苏拉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涉外纠纷中发挥大作用,“产生涉外纠纷,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是最大的障碍,有外商当调解员参与其中,这是一种公平的体现;纠纷双方会感觉距离很近,很放心。”
“我在这里过得很好,我也希望和我一样在国外做生意的人,大家都过得好。”苏拉说,作为开放型经济服务环境的重要一环,义乌以一种包容的姿态,汇聚外商力量参与调解,高效便捷地化解了一场场涉外纠纷,义乌国际贸易司法服务值得点赞,他不仅会把义乌的产品带到自己的国家,还会主动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中。
义乌市“以外调外”的调解模式,能够让产生纠纷的主体更易被说服,许多复杂案件迎刃而解。截至2018年10月,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已成功调解涉外纠纷53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涉案金额8399.68万元。
“外商以调解员的身份参与涉外纠纷,调解的是公平正义,体现的则是人情背后的温暖。”陈津颜认为,每位调解员都是宣传员,他们会将“义乌经验”推广到自己的国家,让更多外商能接受、理解并运用中国文化,共同促进义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