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6年>最新报道 正文

【法制日报】虚假贸易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净化市场环境需多部门齐抓共管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几十元一件的普通衣服,申报为上千元的高档服装;实际价值百万元的货物,申报出口时却写成了上千万元……如今,以虚报价格骗取出口退税,或高报价格推高出口数据骗取地方政府补贴的虚假贸易案件居高不下。

  记者5月8日从宁波、杭州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宁波海关已查处虚假贸易案件89起,案值1.84亿元;杭州海关累计查获出口申报不实影响退税案件36起,涉及多退税款460多万元。

  虚假贸易是指买卖双方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制造虚假发票、货运单据等资料,进而骗取出口退税、出口补贴或出口奖励的贸易行为。

  虚报价格是不法分子开展虚假贸易常用的手法之一。去年11月,温州某贸易公司向杭州海关隶属温州海关申报出口一批服饰和床上用品,总价600多万元。经过海关调查,这批申报单价为80元的衣服和230元的床上用品,实际价格仅为15元和32元,整批货物真正货值仅100万元,虚报价格幅度达6倍之多。目的是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除了虚报价格,多报少出也是不法分子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惯用手法。金华某外贸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14万条毯子、毛巾等货物,经海关关员查验发现,实际出口数量缩水近一半,申报数量为12万条的毛巾实际出货才6万条。

  当下,为鼓励出口,增强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大力鼓励本地企业加大出口外销力度,对出口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企业,实行一定比例的补贴或奖励。而这一鼓励政策,却被不法企业当成了新“盈利点”。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高出口价格和数量,甚至出口一些垃圾和残次品,大肆制造虚假贸易以骗取地方高额出口补贴。

  宁波海关调查发现,在宁夏、福建、江苏和宁波本地的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成立多家空壳公司,将出口经营权出让给各出口口岸地的货代、报关公司使用,利用货代公司集体组织货源、报关公司多点报关、高报价格形式,短期内“制造”巨额出口数据,以骗取地方政府的外贸补贴。

  据记者了解,企业高报价格出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骗取地方政府出口补贴,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好看,对企业的上述行为也经常睁一只眼闭一眼。

  虚假贸易,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并在严重“注水”海关出口贸易统计数据的同时,扰乱了正常的出口贸易秩序,甚至对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埋下隐患。

  对此,海关总署今年部署全国海关开展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16”联合专项行动,其中打击虚假贸易违法行为就是联合专项行动中的一项重点。

  “海关打击虚假贸易,净化整个市场环境,让我们这些诚信经营的企业可以在公平的环境下做生意,避免了恶性竞争。”义乌市货运代理协会秘书长金丽仙对杭州海关专项行动表示全力支持,“少部分企业为骗取退税进行虚假贸易,这样下去只会形成恶性循环,这股风气不能长。”

  阿里巴巴一达通副总谢军认为,打击虚假贸易行动不是海关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提高对虚假贸易危害性的共同认识,形成守法互惠的氛围;更需要税务、外汇管理等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形成综合治理的格局。

  据了解,下一步海关将继续加大虚假贸易案件打击力度,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打击精准度,探索对低资信企业实行系统性的风险管控措施。同时,将加强与国税、外管局、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合执法,以打击涉及骗税、骗汇、骗补贴等恶性的虚假贸易案件为重点,维护正常的外贸进出口秩序。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