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丁园园 正文

义乌这座康熙年间的古民居 走出一所三星级文化礼堂

发布时间: 2018-12-11 20:15:34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丁园园 编辑 何冬圆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2月11日讯(记者 丁园园 编辑 何冬圆)义乌市上溪镇黄山村是古建筑之典范,村里的黄山八面厅更是国宝级的建筑精品。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如繁花次第盛开在义乌各个乡村,黄山村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一座康熙年间的古建民居修缮改建成了村里的文化礼堂,保护了古迹的同时,也为逐渐衰败破落的老屋重添了欢声笑语。

  黄山文化礼堂旧身为奎聚堂,是黄山村一位三八太公的私家住宅,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文化礼堂于今年3月份开始筹资修缮,9月份修缮完毕并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1118平方米,建设经费360万元左右,今年10月,礼堂通过验收,被评为三星级文化礼堂。

  昨天(12月10日),记者来到黄山村,青瓦白墙,古色古香的黄山文化礼堂,在濛濛的江南烟雨里,美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修缮后的礼堂很好地保留了古宅原有的建筑风格,一条中轴线贯穿东西,左右均衡对称,整个建筑群前园后宅,中路依次为花厅、门厅、正厅、堂楼,跨进礼堂,仿佛跨越了300多年的旧时光,历史古韵浓厚。

  花厅里,两排承载着村情村史的木质框架展牌将黄山村的“前生今世”娓娓道来,这座有着3000多人的村庄,在青山翠竹的陪伴下,走过了1200多年的历史。

村情村史展牌

  展牌的正中央是一方小巧精致的舞台,各类汇演、送戏下乡、舞蹈培训等活动不间断地在舞台上轮番上演,“最近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元旦晚会,晚会节目都是村民参演的。”黄山文化礼堂管理员陈青芳表示,从过去的政府“送文化”,到现在村民自主“秀文化”,文化礼堂功不可没。

小巧精致的舞台

  穿过花厅,是宽阔的门厅,几盏古色古香的花灯格外引人注目,“中间最大的那盏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从太公手上流传下来的。”陈青芳介绍,门厅周围陈列着一圈乡贤名人榜,勤学厚德的朴实家风让黄山村人才辈出,“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陈仲芳就是我们村的,遗憾的是老先生在今年去世了,所以堂楼那块,我们将改建成陈仲芳纪念馆,纪念先生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文化修养。”

  从门厅进入正厅,摆放着一些传统的旧物,“这里只是一部分,偏院里还有更多。”在陈青芳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偏院,肥料票、油条票、糖票、面包票......在票据陈列馆,五彩缤纷的各式票据好像把人带入了那个只能以票换物的时代,“我们村位置比较偏远,发展地没有像外面那么快,这些票据就得以保存下来了,年轻人看了会觉得比较新鲜,老年人看了是一份回忆。”除此之外,礼堂内还设有春泥计划室、悦读吧、凰溪讲堂等。

五彩缤纷的票据陈列室

  黄山村69岁的村民陈根六是礼堂的忠实粉丝了,“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过来逛逛,礼堂设施丰富,管理有序,极大地充实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这套房子冬暖夏凉,待在里面很舒服。”

悦读吧

  “文化礼堂让村民的精神生活有了主心骨,现在天气虽然变冷了,村民们来礼堂的热情还是很高。”黄山村文化礼堂副理事长陈荣六表示,文化礼堂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凝聚了村民的集体归属感,激发出蕴藏在村民心中的文化创造热情,是黄山村村民们真正的精神家园。

凰溪讲堂

  记者离开的时候,夜幕刚好降临,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文化礼堂,或跳舞或看书或排练,孩子们在礼堂内穿梭奔跑,清脆的笑声在礼堂缭绕,外面天气很冷,文化礼堂里面很暖。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