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望我国高校,讲述市场经济学的教材有好多,但是专门对像中国小商品城、中国轻纺城、中国五金城这样的批发市场进行论述并提出论断、发展方向的著作还是空白。
12月16日,在百年学府同济大学的中法中心,全国首本关于批发市场的大学教材《批发市场概论》在这里举行了首发式,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行政学院以及中国市场学会、义乌市场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们一起参加了首发式,并就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趋势进行研讨。
这本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并被纳入高等院校“十三五”工商管理规划教材的著作从批发市场基本定义、划分、发展、影响等多维视角,对我国批发、市场的内涵发展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的动态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批发市场结构、职能、互联网下的发展方向,以及政府功能,提出了如何在新常态下促进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教材既有理论,又有案例,为深入了解我国批发市场尤其是我国规模最大、发展较为完善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参考资料。
该书由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丁晓强教授、义乌市市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农、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龚晓莺教授担任主编。
该书的主编者之一、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强教授说,这本书是对义乌市场发展经验的总结,是同济大学和义乌双方合作的产物,也是全国首部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论述批发市场发展的理论著作,对于高校学生和其他市场相关人员全国了解批发市场的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另外一位主编何建农还是丁晓强教授的小学和初中同学,这本教材的出版,可以说也是两位义乌老同学和龚晓莺教授合作的结晶。何建农曾担任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第一个市场研究团体——义乌市场研究会秘书长,专事义乌市场研究多年,现担任同济大学市场研究所研究员,义乌市市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说起编著这本教材,何建农和丁晓强两位老同学也是一拍即合,他们认为,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步伐的加快,传统批发市场面临挑战和转型的压力下,批发市场如何发展,亟需进行研究和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