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29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婷)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经常有人发问,却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对于四川省汶川县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所获得的幸福感是来自于创业环境的改善:足不出户在家就能创业、一根网线就连同世界,实现致富梦……
随着义乌各镇街帮扶汶川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汶川县产业发展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来料加工实现“家门口”致富
这几天,汶川县草坡乡吉祥社区来料加工基地人气很旺。10多名村民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忙着加工义乌小商品。目前,该来料加工基地已培训80户村民,还接收400多农户报名。正如村民杨隆全所言:“不出村就接义乌活,既能照顾到家里,每月还能增收一两千元,真好!”
今年以来,福田街道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抓住培育和激活汶川绵虒镇内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输血”“活血”“造血”三管齐下,探索形成了以党建阵地为引领,以来料加工为突破,以产业扶贫为支撑,多层次、广覆盖、强渗透的“三位一体”精准扶贫体系,力争在三年时间投入100万元,用于汶川产业培育、技能培训、产品推介、文化传播等,努力通过十年时间,为汶川提供价值20亿元的来料加工信息。
9月上旬,汶川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在福田街道授牌成立。9月中旬,福田街道与绵虒镇签订对口协作协议,已先后在绵虒镇、郭家坝安置点、草坡乡等地建立了7个义乌福田街道来料加工扶贫基地示范点。
针对来料加工的业务拓展、劳动用工法律、扶贫协作政策等问题,先后在福田街道、汶川绵虒等地组织开展了7期、共350余人次的汶川致富带头人培训,并在汶川全县开展来料加工大讲堂。目前已带动300余人就业,解决贫困户就业34人。此外,福田还以点扩面,积极发动全市各类商贸、工业企业资源,先后以上门走访自荐、集中对接等形式,开展来料加工对接活动13次,对接签约企业5家,达成合作意向10家,现已实现来料加工订单约200余万元。
“电商扶贫飞地”拓宽增收渠道
“通过十天学习,我基本掌握了如何运营网店。”昨日,作为江东街道青岩刘2018年汶川青年电商创业孵化种子计划首批学员,开了10年大货车的董益顺熟练地操作着键盘和鼠标,仔细地装扮着刚刚注册不久的淘宝网店,期待利用网络让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大山。
据悉,首期19名汶川青年都通过了结业考试,顺利获得了相应的电商行业资质证书。“学习电商知识后,就是要对接好资源,我回来以后正努力把村里电商平台建设好。”张建伟是汶川县克枯乡木上村团支书,他是带着全村的嘱托来义乌,倍加珍惜机会。在义乌期间,他走访市场、拜访企业,还与一个电商运营团队达成合作意向。
汶川青年电商创业孵化种子计划是江东街道尝试东西部协作中电商扶贫的一项具体实践。江东街道青岩刘村党支部书记毛胜平表示,江东街道尤其是被誉为“中国网店第一村”的青岩刘村,多年来致力于发展电商,积累了丰富的电商创业资源。培训班将汶川学员邀请到义乌来,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义乌浓厚的创业氛围,能够将电商创业技能带回去,也将义乌的产品带回去,除了卖汶川的产品,还能与义乌同步买全球、卖全球。
这几天,毛胜平正忙着筹备第二期培训班开班。“第二期的培训方向主要是跨境电商,元旦过后就会开班。”毛胜平说,在江东街道和电商办的指导下,接下来,他们还将与汶川方面结对,计划建设“淘宝村”,实现“电商扶贫飞地”,进一步拓宽当地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