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义乌:在继承和创新中留驻节日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 2019-01-20 11:09:33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林晓燕 陈金花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外籍学生参加“清明记忆义乌印象”包清明粿活动(资料照片)

  中国义乌网1月20日讯(商报记者 林晓燕 陈金花)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流传千百年,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璀璨遗产,寄托着炎黄子孙的文化情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如何抉择,如何取舍,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汤圆”碰上“玫瑰”,不怕“洋盛”就怕“土衰”

  曾经有一年,元宵节和西方情人节中间只隔一个多星期。许多年轻人对待这两个节日的热衷程度却截然不同。对他们来说,元宵节迎龙灯、吃汤圆这些传统习俗似乎没有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有诱惑力。

  节日是文化的一个方面,而文化则是随着世界脉搏的跳动不断变化的。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帮助这种节日传统在文化中得以延续,或者使其发生变化以达到与时俱进。

  从某种程度而言,文化和传统的认识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着。以前,因为经济条件的窘迫,过大年,穿新衣、拿压岁钱是许多人小时候从年初盼到年尾的主要内容。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天的生活都像以前的过年,于是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这些西方的“洋节”,追潮流赶时尚。

  反观西方节日火爆的背后,商家的推波助澜不可小觑。青年爱过洋节,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商家也迎合了这股潮流,捕捉、甚至制造着消费热点,并以此为商机力求大赚一把。可以说,一些“洋节”从以前不为一般人所知到现在已经成为逢之必过的“大节”,商家十多年的炒作“功不可没”。

  也许有人会说,不要杞人忧天,虽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买束玫瑰表爱慕,却也没有抹杀数亿国人春节回家团圆的传统。然,有专家学者指出,节日文化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虽然是一些形式层面的东西,但久而久之变成一种习惯后,会进一步影响人们对文化深层次方面的一些认知。因此,在中西节日碰撞这个话题中,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很重要:既不能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也不能过于乐观、无动于衷。

  当传统文化遭遇冷落和尴尬时,洋节就会“乘虚而入”。相关人士认为,洋节的“入侵”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一方面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有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借用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话说,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节日深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有识之士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洋节不是洪水猛兽,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在尊重其代表文化的同时,更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赤岸上巳节上演义乌版“曲水流觞”。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资料照片)

  在继承中创新,义乌努力过好“我们的节日”

  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民族节日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一个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标志。

  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对传统节日文化都给予了高度重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其中,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进有关文件。

  义乌,是一座新兴的国际商贸名城,她的魅力在于市场,在于特色,更在于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勤劳勇敢的义乌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义乌也是义不容辞。

  近两年,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赋予传统节日以时代内涵,成效明显,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清明记忆义乌印象”,走进赤岸镇。其间,来自近50个国家的百名工商学院留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现场,茶文化体验、清明美食大比拼、清明扫墓暨义乌历史名人故居参观、剪纸文化体验、赤岸镇第二届上巳节———全国诗人游赤岸、“跟着诗文游赤岸”亲子活动等7项民俗文化活动轮番登场,真情演绎,把“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尽哀”的清明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所有参与者特别是百名外籍学生感受到清明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力地助推了“万国文化”在义乌的传播、交流和融合。

  “端午风情义乌印象”,走进大陈镇。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不仅在秀美的义北重镇吃上了地道的义乌粽子,还自己动手包,并亲身参与龙舟赛等,与本地市民一起感受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端午味道。在备受关注的义乌市“至美大陈”杯龙舟赛现场,由驻义外商和外国留学生组成的3支国际友人联队,以及来自义乌各地的21支队伍,汇聚在大陈江畔一决高低。其间,“粽叶飘香端午味道”“编竹艺香囊织四海友情”“中国风情义乌印象”等活动同时举行,14个镇街的包粽子高手,还与外国友人组队以比赛形式体验端午粽子的制作。当天,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传奇中国节》节目,对活动进行直播连线,前来比赛现场呐喊观赛的观众突破3万人次。

  “中秋团圆义乌印象”,走进义亭镇。“窑望千年薪火相传”———缸窑村龙窑复烧开窑仪式、“陶冶生活艺结友情”———中外家庭陶艺体验活动、“用心守艺乐享非遗”———义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活动、“中秋味道甜蜜义亭”———中外家庭同过中秋活动、“中国风情义乌印象”———“我们的节日”主题摄影比赛、“古音邀月香忆中秋”———义乌特色中秋民俗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好戏连台,让八方来宾见识了缸窑古村落的魅力风采,感受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民俗风情和中秋味道。央视1套和央视4套并机直播的《传奇中国节·中秋》节目对现场活动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报道。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才能留住“我们的根”。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