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22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刚过去的2018年,义乌市人社局从降低企业社保成本支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支出、提升人才支撑保障水平、提升企业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优化服务、精准帮扶,以“店小二”式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有效减轻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做好“减法”,为企业降成本
去年,义乌通过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职工医疗保险费率、阶段性下调工伤保险缴费比例等,切实降低企业社保支出成本。比如,失业保险单位费率由1%降低为0.5%,为37380家参保企业减负4471万元。
人社局还着力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上下足功夫。其中,实施企业稳定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见习实训补贴和招才引智补助等政策,去年累计发放各类补助3200万元。如对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上年度登记失业率、财务管理规范的企业,给予了企业稳定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和的50%。全年共审核拨付稳岗补贴327万元,受惠企业136家。
同时,努力实施企业工资支付差异化保障。通过完善建筑行业和租用场地经营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降低保障金标准,扩大担保和免实施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其中,对信用等级A类、自暂存工资支付保证金之日起三年内未发生拖欠工资行为的租用场地经营企业,免实施工资支付保障。
做实“加法”,让企业办事“少跑腿”
完善企业人才招聘机制、建立企业人才直评工程师制度、开展小微商贸企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省级试点、实施“新产业人才成长”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为提升企业人才支撑保障水平,义乌做了不少积极尝试。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义乌共开展公益招聘活动134场次,全年累计为企业引进各类人才2.11万人,完成校企合作签约37项;组织企业多次参加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26个。
在重点产业、行业建立企业人才直评工程师制度,突破资历、学历限制,给予企业评价人才话语权,帮助企业人才打通职称晋升通道。破除传统人才评价标准,成功获准小微商贸企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省级试点,有效解决外国人来华许可制度对小微商贸企业外国人来华工作的限制。
为让办事企业“少跑腿”,人社局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期间,推行“同城通办”“一证通办”“义网通办”“一站联办”,确保企业10分钟左右车程到达人力社保服务网点。截至目前,人社综合窗口减至16个,122项依申请事项实现网上办理,105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
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便民举措上想办法。市人社局还开展“流动窗口上门办”活动,组建企业服务小分队,利用双休日时间到厂门办理23项业务。截至去年底,已上门办19个批次,服务企业、群众8000余人次。并深化企业人才联系制度,发动全局中层以上干部与全市500家重点企业建立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1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