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义乌市部分河岸、沟渠及水田边出现了成团的粉红色物体。经园林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勘察,这是福寿螺产下的卵。义乌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近期气温上升,福寿螺繁殖季节即将来临,千万要谨慎食用野生螺类。
福寿螺能吃吗?不少人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听名字感觉很美味,但它是不能食用的。据介绍,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每只福寿螺内可含广州管圆线幼虫3000~6000条。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其具体症状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那么,福寿螺到底长什么样呢?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称;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但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螺椎尾平而短促(田螺椎尾长而尖);螺盖偏扁(田螺盖比较圆)。福寿螺自1981年流入中国后,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每年3—11月是福寿螺的繁殖季节,繁殖力极强,1只雌螺一年两代可繁殖幼螺32.5万余只,喜欢在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粉红色的卵块”是辨认福寿螺最容易的特征之一。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学会区分福寿螺与田螺,不食用福寿螺,其他螺类也应煮熟煮透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