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上,王之玉和斯子岐老人指挥着村民们快乐的唱歌。
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把夕阳奉献给村民,把欢乐送到家家户户,2018年斯何村两委和文化促进会将“斯何乡贤”牌匾赠送给两位老人。
在村民和两老的齐心努力下,创造了如今斯何村里处处涌动着的文化热潮。
在稠城镇幼儿园任职的时候,王之玉用木偶戏的方式丰富学生课堂教学。
两位老人在结婚时的合影(图中)。
老两口并不长居于村内,从城中心的家到斯何村,常常需要他们倒两班公交车穿过半个义乌才能到达,而这样长途的“跋涉”对于两个八旬老人来说并非是易事。
从2017年10月斯何村文化礼堂正式投入使用开始,老两口就放弃了退休后闲云野鹤的生活,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全部倾注到丰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之中。创作剧本、编排节目,带着村里的文艺骨干演绎着一场又一场的文化盛宴,创造了如今斯何村里处处涌动着的文化热潮。
1 退休不“褪色”余晖尽染斯何村
“扫扫扫,扫呀扫,道路扫得干干净净、干干净……”行走在上溪镇斯何村,来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只需要一架电子琴、一块黑板、按序排开的数十张椅子,便可随地构成一个简易的音乐教室,这教室有时在村里的文化礼堂、有时在村委会议室,而更多的时候则在文化辅导员王之玉和斯子岐夫妇的家中。
入春以来,每个周末的晚上六点半是上溪镇斯何村例行的文艺排练时间,由王之玉和斯子岐老两口精挑细选出的村文艺骨干们,在当天都会放下手中的事务,纷纷从村各处向老人开设的音乐课堂赶来,吟唱曲谱、排练舞蹈,忙中偷闲排练新创作的歌剧。乡村的夜晚平淡而真实,却又每每因这连绵传出的美妙歌声而显得温情动人。
上课时,王之玉的双手有力地指挥着村民们快乐的唱歌,而一旁的丈夫斯子岐则以琴声相和鸣,给原本纯朴的乡间歌声增添了跳动的韵律。每一堂课,老两口都用全部的热情对待着,温柔的嗓音娓娓将专业知识讲得津津有味,帮助村民们打开了丰富的音乐世界。在音乐的长期浸润下,斯何村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走起路来更显精神抖擞。
“去外面聘请专业老师来指导村里的文化活动,不仅费用昂贵,还缺了一些人情味和乡土情结。现在有了王老师和斯老师的鼎力支持,村民们自编自导节目,合力将一台台满含泥土芬芳的节目呈现在村民大舞台上。”斯何村村委书记何传茂说道,这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农村农民的时代风貌,更呈现了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情和浓郁的乡土文化。
“他曾经是我的学生,她也曾经是我的学生,还有他们……”对着记者,斯子岐老人欣喜地介绍起文艺队里的表演成员,他们很多在青春时代曾经受教于两老的课堂,而成家立业之后却又重新回归到王老师和斯老师的门下,在音乐世界里尽情遨游。时光荏苒,虽然台下的学生不断在变,但两老对于教育初心的追求却永远不变。
2017年10月,面对村两委和村庄文化促进会关于回乡指导排练文艺节目的诚挚邀请,二老欣然答应、并无条件接受。时隔数十年再次回到他们所热爱的文艺教育阵地,与乡亲一齐学习和交流,重温往日音乐情怀,眼前的场景平凡却又让人心生敬意。“很多村民都渴望被选进文艺表演队,但有些人张开嘴,却唱不出歌,因为没人教过系统的乐理知识,我们就从休止符、小节、延长记号、反复记号等一项项重新教起。”王之玉说道。
村里没有乐器,二老就自掏腰包购置电子钢琴,送给文化礼堂作文艺演出公用;村里没有音乐教师,二老便把村民带到家中,用自家钢琴教练;村民唱歌时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二老就一字字、一句句耐心地教,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下来,他们最后常常是口干舌燥、咽喉疼痛;隔壁村庄同样需要文艺辅导老师,二老便白天黑夜在各个村庄连轴转,义务帮助他们排练文化活动……
看着两位老人为村里的文化发展如此努力付出,村民们备受鼓舞与感动,更加认真排练、进步飞速。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不仅一台台文艺演出在村里大受欢迎,斯何村的文艺表演队伍在全镇甚至全市也好评连连,“找块空地就演、放下行头就唱”的方式把老百姓需要的欢乐送到田间地头,极大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 风雨执教路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尺讲台,一生情怀。
1957年,从杭州幼儿师范毕业的杭州姑娘王之玉,因工作分配来到了义乌,自此便在这座城市的幼儿教育一线上奋斗了一生;1960年,从专校毕业的斯子岐,才出学堂便匆匆走上讲堂,一件不合身的长衫、一个借来的皮箱,便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也在同年,同在教育线上努力工作的两个年轻人,因缘相识、相知,最后结为夫妻,风风雨雨相互扶持着走过了59年。
对于两个老人来说,这条从意气风发走到白发苍苍的教育之路,是一条永无休止符的路。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有安心于教育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到最后回忆过往,也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高等教育成为大众教育……改革开放40年以来,义乌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这四十年的历史,也是王之玉与斯子岐等一代优秀老教师的成长史。如今在耄耋之年,二老回首一幕幕发生在课堂内外的往事,好似翻动一张张陈年旧照。
“上世纪50年代刚进教师这一行业时,我记得是在家附近的村庄学堂当教书先生,教学条件很差,没有电没有水,师资力量更是缺乏。”斯子岐说道,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亲砸锅卖铁也要让自己读书成才、成为老师,是希望他用知识改变自己、改变学生、改变国家的命运。
说着老人拿出一张1955年的老照片,上面是他赴省城获颁由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团委奖励,被评为浙江少先队优秀辅导员时在浙江日报社前与同伴们的一张大合影,斑驳的黑白照片定格下了一张张意气风发的年轻脸庞。“当时颁发的一张奖状、一本红皮笔记本以及一个徽章,也被我悉心保存了一辈子,陪着我度过了在教育一线激情四溢的工作生涯。”斯子岐说道。
“就是这些奖状和照片,让我认定了他是个可以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决心留在义乌、成家立业。”王之玉老人说道,其实他们那个年代的情感和婚姻十分简单,一见倾心、便是相守一生,两个人共同在大时代中经营自己的“小家”。
王子玉老人回忆道,当时夫妻俩在各自的教育岗位上都很忙碌,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丈夫斯子岐在当时的稠城镇中学任教,而自己则是在稠城镇幼儿园任职,为着集资建设新幼儿园而到处奔走,“但是教育资金来源提倡一边由地方财政拨一点,一边由受益单位集一些。为了发动稠城内矿业公司集资办园,寒来暑往,常常要顶着烈日或冒着寒风一天跑十几个单位劝说。”
好在辛苦的努力终有回报,当时新建的稠城镇幼儿园不论规模还是师资在整个金华地区都是名列前茅的,极大助推了义乌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的任何一项改革,既书写在时代发展波澜壮阔的画卷中,也印刻在每个实践者的生命里。
跟着两位老人回忆过去,每一句话语都是过往人生的自白,命运或浮或沉,他们却始终心怀激情与感恩。“现在听着村里的老老少少叫我们斯老师、王老师,看着他们眼中闪耀着对音乐知识的渴望,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人说道,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把夕阳奉献给村民,把欢乐送到家家户户,虽然忙碌,他们却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