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公园是义乌上溪镇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6月16日晚上7时许,纳凉散步的村民围在公园中间,派出所民警和当地群众自编自导的反诈安全防范宣传节目,赢得众人喝彩。
通讯网络诈骗高发,防骗的关键便是要“入脑入心”。为此,上溪派出所全所总动员,走村入户,到村居社区、学校商铺、企业工厂等地,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居民群众,进行日复一日的防诈骗宣讲,打通反诈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起一道反诈“防火墙”。
数字最能说明成效。2018年,上溪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案义乌全市最低,今年一季度发案率同比下降45.8%,其中3月份更实现“零发案”。
90后“反诈大使”大胆承诺:
“转账前,打我电话,你被骗,我承包”
“是俞警官吗?我想咨询一下,有人来加我微信让我交保险费,他是不是骗子呀?”自从将手机号码粘贴在大街小巷后,俞骁每天至少接到10个类似的咨询电话。
俞骁是上溪派出所的“反诈大使”,别看1993年出生的小伙子面容还有些稚嫩,却已经挑大梁承担起了所里的反诈工作,没事就钻研通讯网络诈骗的防范与特点。
今年年初,上溪派出所创新推出“承包”式反诈宣传,将俞骁的照片、手机号码印制在宣传单上,宣传单上还写着醒目的几个大字:转账前,打我电话,你被骗,我“承包”。
“告诉群众转账前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打了电话还被骗,那这笔钱就我替他出。”在这一点上,俞骁比较自信,他说到目前为止,给自己打过电话的人还没被骗去过。
如此大胆的承诺推出后自然吸引人眼球,也增加了群众对防诈骗的关注度。看俞骁的“出镜率”就知道了。开车驶入上溪镇,路边的宣传栏上有他,走进任何一家店铺,墙上的付款码旁边也有他。
不过,作为“反诈大使”,仅仅存在于宣传单上,接接电话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走到群众中去。
在上溪派出所,和俞骁一样的基层民警有7个,反诈工作主要由他们承担。除了日常的接处警,他们每天还要跑进工厂和重点村居进行宣传。“经过我们分析,通讯网络诈骗被骗的绝大部分是外来建设者,所以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到企业里去重点宣传。”
7个民警,以宗地划分,每人配发一台电动自行车和一个“小蜜蜂”,每人每星期负责走进5个宗地进行宣传。为了不耽误工人工作,他们通常选择上班前或开饭前进厂,给每个工人派发一张印有常见的通讯网络诈骗手段的宣传单,再由民警逐一对各类诈骗类型进行解释说明。
每周一,分管反诈工作的副所长王飞剑都会随机去某个厂里抽查反诈成效,如果某民警负责的某个区域发生一起通讯网络诈骗,将直接影响他这一季度考核。
党员、矫正人员、民警承包责任制
“包租婆”快递员都是宣传员
防诈骗实现警群“大合唱”
上溪有本地人口5.3万,流动人口5.7万,7个偏远山区村下山脱贫迁入主镇区。主镇区面积虽然仅占全镇1/6,但聚集着全镇80%人口、95%的企业以及90%的警情。仅依靠7个民警做反诈工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上溪派出所充分挖掘蕴藏在群众中的强大力量,采取党员承包村居、社区矫正人员承包店面、民警承包企业“三承包”制,各自耕好“责任田”,防诈成效连年领跑全市。
该镇共有2978名党员,上溪派出所推动镇党委率先将反诈宣传纳入党员十二分制管理,全镇党支部将反诈工作作为每月党员活动日主题之一,根据每个党员联系10家农户的工作机制,在走访中将反诈知识传授到位。
社区民警郑伟伟手底下有一支“特殊的队伍”——社区矫正人员。这支队伍有43人,原先他们需要在社区做义工完成社会教育、改过自新。现在,他们要在辅助警务工作中完成社会教育,如法律宣讲、反诈义务宣传等,每周两个半天,4~5人一组,穿着红马甲,走进公寓楼、沿街店面及企事业单位宣传,宣传情况纳入矫正管理考核。
就在前不久,上溪派出所又利用女房东在家闲居且熟知情况的优势,创新组建了“包租婆”服务队,以积分换商品的方式鼓励她们开展反诈宣传、租房管理等工作。
快递员也成了“反诈宣传员”,他们在送快递的同时,为居民派发宣传单。而每一个从上溪寄出的快递件上,也都贴有派出所特意制作的反诈小贴士。
上溪派还主动通过“警企合作”“警银合作”“警校合作”等多种方式深入社区、学校、写字楼、居民家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精准的宣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