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6日《浙江日报》25版刊发《金华:小镇蝶变美丽展翅》一文
在义乌各个小城镇,“产业繁荣、功能健全、文化兴盛、人气兴旺”成为标配。近3年来,义乌市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站在“世界小商品之都”发展高度,科学制定小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规划,积极探索集成式的解决方案,努力建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义乌标准”,实现了小城镇的凤凰涅槃、美丽蝶变。
以规划为纲
绘就“一镇一品”城镇蓝图
义乌市始终把规划作为小城镇整治的“第一颗纽扣”,立足于市域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定位,各镇街根据自身山水格局、人文风情、地域特色等,因地制宜编制整治规划、框定整治内容、梳理整治项目。每个镇都明确整治定位,如上溪镇的“云上之溪”、大陈的“至美大陈”、义亭的“红糖小镇”、赤岸的“醉美赤岸”、廿三里的“拨浪鼓文化”等,从而做到“全市一张图画,点点异彩纷呈”。
义乌市大陈镇杜门村
以民生为本
展现“精雕细琢”城镇风貌
义乌市小城镇整治行动突出解决民生问题,以“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统筹实施“拆、改、建”三部曲,后宅街道率先拆除机构公房,建设便民停车场;赤岸镇拆除房前屋后、街头巷尾乱搭乱建,建设成街头绿地、景观小品;苏溪镇拆除近10万平方米的“三米头”顽疾,使“凯旋路”真正成为人民和政府双赢的“凯旋之路”。
2019年,在列入省级考核的“9+2”个镇街、集镇全部通过省级达标考核验收的基础上,义乌“线乱拉”治理向主城区“5+1”个街道延伸,按照“入户引线、立面无线、楼道套线、箱内多线”的十六字方针,采取城区小区弱电线整治上改下,分纤箱以合箱、入户线以楼道布线为主的措施,稳步推进“线乱拉”治理,有效消除“空中蜘蛛网”,重现美丽天际线。
“三分整治、七分管理”,在长效机制管理探索上,义乌市创建了洋街长治街、红黄旗推进工作、四个平台科技管理、文明锁治理、公共厕所综合体建设等一系列机制、经验模式,2019年,共有10条经验被省整治办汇编成册。
以文化为魂
塑造“内外兼修”城镇气质
近年来,义乌市挖掘和弘扬文化元素,打造有故事的小镇、有记忆的街区、有味道的院落,使小城镇的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苏溪镇借唐朝诗人戴叔伦诗歌《苏溪亭》,梳理镇域溪流营造“诗意苏溪”美景;城西街道发挥陈望道故居分水塘的资源,重点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赤岸镇融合朱丹溪医药文化与戚继光义乌兵文化,打造“人文醉美”品牌。后宅街道突出文化资源挖掘,“后宅十景”渐渐成型,“德胜后宅”品质日益展现。下一步,义乌市将高举“五美”旗帜,建设功能齐全、宜居宜业、服务完善的美丽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