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我与新中国同龄|刘美荃:一生坚守乡村教育第一线

发布时间: 2019-10-11 09:02:31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张静恬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刘美荃在翻看过往的工作笔记

  中国义乌网10月1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张静恬)1971年,22岁的刘美荃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迎接他的校舍是一个破旧祠堂,四面漏风、冬冷夏热;2009年,最后一次告别三尺讲台的刘美荃,欢送他的校舍则早已变成了设施齐全的新式校园,移步换景、生机勃勃。

  从土坯瓦房到花园校舍,从复式教学到“术业有专攻”,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这位一生坚守在乡村教育第一线上的老教师,用他的职业始末变迁,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乡村教育的巨大发展。

  从土坯瓦房到花园校舍,这些年教学环境变好了

  “我们这一批乡村老师,可以说是既在土坯瓦房挨过风雨,又在花园校舍体验过当代教学环境。”从风华正茂的年纪,直面乡村教育的艰苦条件,义无反顾地挑起农村教育的大梁,到多次放弃进城机会,坚守在乡村教育第一线,如今白发爬上两鬓,刘美荃用他的切身经历最直观地感受着乡村学校之变。

  1949年生于苏溪镇东湖门村的刘美荃,进入教育行业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本村小学任教。“当时的学校坐落在村祠堂的一间破屋子里,三个年级三十几个学生共同挤在一间教室里,而任教的却仅有一个老师。”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景象,他感慨万千。

  师资力量缺乏、硬件设施落后,还要时刻担心学生突然退学的风险。刘美荃所热爱了一生的教育事业,便是从这样一处显得“捉襟见肘”的老屋开始,并一直延续了近40年。常年奋战在教育一线,老人一直保持着勤于记录工作的习惯,厚厚的一摞工作笔记便成了他与过去联系的桥梁。

  “2000年9月初出资打深井一口,解决学校喝脏水问题;2002年下半年,学校投入近4万元用于食堂建设,由原先的蒸饭制改为集体用餐制……”翻开老人细心珍藏着的工作记录本,苏溪镇西山下小学的点滴变迁便随着跃动的字迹清晰展现在眼前。

  拔地而起的崭新教学楼、不断充足的功能设施,透过西山下小学的一步步变化,我们可以撕开一个裂口,窥见当时一批乡村学校的蝶变。“2000年左右,在我所工作的苏溪镇,基本上当地的旧校舍都变成了花园式的新校园,乡村学校师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过往早已不复存在。”关于乡村学校从寒冬凛冽到春暖花开的点滴变化,刘美荃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从单一机械到全面发展,这些年教育质量提高了

  “一个老师任教好几个年级,几个年级的学生同坐在一间教室中;这一年级上课,其他年级的学生便转过身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刘美荃说,由于师资缺乏,“复式教学”便成了早时乡村学校中老师授课的最佳方法。

  我市乡村变迁的这些年,乡村教育也在发生着剧变。一代代老教师相继离开三尺讲台,一批批新教师陆续走进乡校课堂,乡村教育在坚守中稳步前进。刘美荃扎根在乡村教育一线的37年,也是我市乡村教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7年,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教育变革举措,由他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开始,在教育土壤上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到如今已有20多年。“一改过去的一言谈教学形式,把授之与鱼改为授之与渔,让学生掌握技能自主发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并开展小组合作,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课程设置上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篮球、书法等课程纷纷应运而设。”谈及往昔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的先行举措,刘美荃仍旧记忆犹新。

  对于刘美荃来说,伴随我市教育变革的同时,也是他在为师、为学、为人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和修炼的个人历程。“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校园艺术、体育、科技齐头,义务资源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小。如今的时代,正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他说道。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