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0月14日讯(特约记者 吴潮海)七十年筚路蓝缕,铸就一段发展传奇;七十年韶光如梦,谱写义乌壮丽诗篇。回望义乌商贸业出发点与来时路,有诸多激动人心的画面值得忆念。
义乌是一方动感充盈的土地,在这方土地上,总是有激情涌动,有渴望回荡,勇于闯关探路而使一个个“全国率先”的创新成果不断展现。
一方充满神奇的热土
义乌之所以能形成一方动感充盈的土地,是与这里形成的一种充满矛盾张力的特有文化和精神动力分不开的,与蕴秀含幽的地缘特征不无关系。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缘,东、南、北三面环山,构成一个南北长、东西短的长廊式盆地。自然资源为“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义乌,不仅人多地少,而且土地贫瘠,大多数是红壤,偏酸性。人地矛盾使义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这在义乌道情中有很好的表述:
义乌自古是穷地,人多地少缺粮米,为了解决温饱大问题,鸡毛换糖做生意,拨浪鼓摇出新天地……
义乌拨浪鼓之渊薮,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不可谓不久矣。而兴盛则是在清乾隆年间,有糖担万副。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供销社、农产品采购站依然收购鸡毛,旨在挑选红鸡毛出口换外汇,其余用于肥田。人事倥偬,物证犹在。1953年,义乌县政府工商科就曾颁发过“行商营业证”。只不过在实行计划经济后,新的商业机构逐步控制了整个社会的商业渠道,敲糖换鸡毛一度被当作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得以限制。
但由于义乌人骨子里就有经商意识,崇商、重商、善商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并形成社会风气,因而“一遇雨露就发芽,一见阳光就灿烂”。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义乌小商品市场应运而生。义乌小商品市场从发育到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步与初创阶段。在冰河解冻、大地复苏的1979年春天,3月24日的《浙江日报》,发表了义乌县委办秘书杨守春撰写的《“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一文,提振了义乌敲糖帮的士气,也犹如为刚复苏的义乌擂鼓助阵。
这篇报道开宗明义:“春节前后,大地白雪皑皑。在那银村银树之间,‘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响得清脆悦耳。这鼓声已经8年不闻,如今听来格外诱人。”
敲糖换鸡毛,何止是个人发财,“要说发财,最多的还是生产队集体”。其中一个大队“总共百把户人家,春节前后一个多月,收回鸡毛19400多斤,从中可拣出口的红鸡毛2000多斤,生产队可用作肥料的‘田毛’有1.7万多斤。党支部书记和大队会计高兴得合不拢嘴:‘嗨!有望了!按1斤鸡毛增3斤粮食计算,今年光在肥料方面就能增加5.2万多斤粮食呢!’整个平畴公社呢,那数字就更可观了,共收回鸡毛10万多斤。”
所以,算账“算出了三个利:一利国家,二利集体,三利社员自己”。
为了帮助解决“敲糖帮”的货源问题,1980年前后,部分“敲糖帮”改行商为坐商,在廿三里、稠城镇沿街、沿路摆地摊或提篮叫卖;1981年,在稠城镇县前街、北门街、湖清门先后自发形成小百货市场。
1982年正式开放后,市场迅速发展,开业之初,就有甘肃、宁夏、黑龙江、陕西、安徽、江西等省客商前来采购。至9月23日,发放营业许可证的个体商贩有200户,加之临时许可证及提篮小卖的共有600多人,至第二年年底,摊位达1050个,湖清门已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在工商部门再三要求下,1984年5月6日,县政府同意建新马路市场。
壮大与拓展阶段。有媒体披露,在当代中国奇迹中,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过“凹地效应”,这在义乌也曾屡屡发生,从而使义乌市场的发展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新马路市场刚开业,近2000个摊位就迅即爆满,不得不架起临时摊来缓解供求矛盾,翌年底,这一市场摊位总数就达2874个。市场的扩建,又提上议事日程。短短10年时间,从几百个水泥预制板上摆的筛子摊,经过3易其址,5次扩建,到1992年,市场交易面积已超过10万平方米,客流量超15万人次,摊位近1.5万个,进场经营业主超过了3万人,1992年2月28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十大市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1991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达10.25亿元,名列全国7万多个集贸市场榜首;1992年8月,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命名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中国小商品城”。
全面发展与走向世界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实施“八八战略”,对义乌支持力度加大,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千年后,义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目标,随着国际商贸城的建成开业,义乌市场开始步入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新阶段。2005年,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公司等世界权威机构,在联合国发布的《震惊世界的中国数字》报告中,称这个市场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自2006年10月起,由国家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定期向全球发布,成为全球小商品贸易行情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如今的市场,营业面积达640多万平方米,有商位7.5万个,经营26个大类180万个单品。商品销往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常驻义乌的外商有1.5万多人,每年到市场采购的境外客商达50多万人次。尤其是2011年进口馆开设后,经营面积已达10万平方米,汇集100多个国家的8万种产品,源头货比例为60%以上,从而实现从“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到“买全球货、卖全球货”的嬗变,成了转型升级的新标杆。
2014年,当走进琳琅满目、包罗万象的小商品独特“王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感慨系之,称义乌市场为当代的“义乌上河图”;2015年12月,在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五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义乌为世界“小商品之都”。
一切从市场出发
义乌,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之所以能成为国内甚至全球第一的国际商贸中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由市场激活”“一切让市场回答”,咬住市场不放松,从而书写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朽传奇。
除了市委、市政府,义乌市各部门、各行各业,也都围绕战略重点,正确处理当前工作与长远工作、部门工作与中心工作、局部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自觉地想大事、顾全局,使部门工作更好地服从于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真正做到“农村围绕市场跑,工业瞄准市场转,交通连接市场兴,商业参与市场变,城市结合市场建,金融跟着市场办,强化管理重服务,齐抓共管为市场”。
农村围绕市场转。市场虽然蓬勃发展,经营者却“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产品销售旺季时,往往要向供货方求爷爷告奶奶,供货方则强制要搭配一些滞销产品;而淡季时,又要市场经营者多拿货。现实迫使经营者不得不自己加工生产,这就使“前摊后厂”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了诸多专业村,如如甫村的塑料加工、北下朱的年画、毛塘楼的钥匙坯……尤其是苏溪、大陈的服装。
说起义乌的服装,必然要提到祖籍地大陈的陈萍。当年他从敲糖换鸡毛起步,在廿三里马路市场贩卖过6年纽扣,1977年他以30元钱白手起家,三年后建成了义乌最大的乡镇企业,税收占全义乌的六十分之一,且连续保持13年。1991年,义乌市政府破天荒地单独下文,给予记功表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于这家厂的带动,该厂所在地的苏溪镇,曾拥有2000多家中小型衬衫加工厂,形成了以衬衫制作为主的块状经济。苏溪大陈,日产衬衫100多万件,占全国生产量的15%,衬衫业成了义乌工业的支柱产业,苏溪、大陈也被命名为“中国衬衫之乡”。
正由于大批量的衬衫,依托市场得以销售,尝到甜头的大陈镇,专门在宾王市场开设了“宾王服装展销中心”。
交通连接市场兴。市场的发展,必须有便捷的交通予以保证。义乌市场的商品,之所以能货达五洲,物通四海,除了航空、铁路,关键是依托联托运。
义乌的物流业,依托小商品市场,已发展成为货运网络、货运交易量、年成交额都是全国最大的联托运市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物流业硬件设施上,就已先后建设完成了国际物流中心江东货运市场、宾王货运市场、北方联托运市场、南方联托运市场……物流设施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
步入21世纪,物流业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尤其是2013年,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组织,在中国华东地区唯此一家的《政府间陆港协定》签署后,一个个国际陆港城市的要素,均在这里落地:全球重要的物流基地、国际物流始发港和目的港、国际航空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保税物流中心、具有海关及商检等口岸功能的内陆无水港……
特别是“义新欧”中欧班列,自2014年11月18日开通以来,成了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开行以来,呈“井喷”式发展态势。到目前为止,已开通中亚、西班牙、伊朗等9条国际货运线路,并实现了去程回程的常态化运行。据义乌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共开行320列,共发运25060个标箱。据今年第二季度中欧班列互联网满意度报告发布,“义新欧”位居中欧班列榜首。
城市结合市场建。据义乌民谚:“一条马路七盏灯,一声喇叭响全城。”旧时县城的逼仄可想而知。
然而,随着“兴商建市”战略的实施,城市在不断得以拓展。这是因为市场建到哪里,哪里就成了“风水宝地”,城市建设相应得到发展。城市建设,市场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两者相辅相成。义乌市领导认为,小商品市场是船,城市建设是水,水深域宽,方能托载大船乘风破浪。于是,他们不断地依靠改革和开放,走出了一条“拓域引水”的成功之路。
城以市活,市以城兴,城是市的载体,市是城的血脉与生命。正是“兴商建市”的方略,有机地成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衔接点,从而使城市不断地得以快速拓展,建成区面积从1983年的2.8平方公里,到2018年已扩展至103.8平方公里。
尤其是近年来,义乌城区得以大变样。要说“变”,最直观的是城市空间轮廓的变化。城市有机更新的大手笔,使之旧貌变新颜,一座宜商宜游宜居的新城指日可待。
成功的良方秘诀
义乌所取得的成就、变化,“兴商建市”是义乌的精魂所在,是义乌的发展之母。义乌市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义乌几次升级换代,都靠改革开放的强大驱动,才得以破茧成蝶,凤凰涅槃。
靠开放起家。在姓“社”还是姓“资”争论不休的1982年,义乌正巧来了一位既精明又开明的领导。
1982年仲夏的一天,提篮小卖的冯爱倩,因不堪忍受“打办”驱赶罚没,又苦于无处讲理,情急之下在县委门口拦住新任县委书记谢高华,责问政府为什么不允许农民摆摊?正是这次“讨说法”,促使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市场问题。会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的谢高华明确表态:“义乌的市场是个很好的市场,很有发展前途……”“我看这个市场就很好,要解放思想,我看这个就是优势……”
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序章就此奏响。
县委常委会与三次县长办公会,统一了办市场的认识后,1982年8月7日,以义政办(1982)60号文件,发出《关于成立稠城镇市场整顿领导小组的通知》。8月25日,以领导小组名义,发布《关于加强小百货市场管理的通告》,宣布9月5日正式开放市场,从此,拉开了义乌市场辉煌的历史帷幕。
1983年仲春,在县机关干部大会上,县委书记谢高华以敏锐的观察,缜密的调研,破除惯例,无惧无畏,率先提出“兴商建县”口号。1984年,县委、县政府正式推出“兴商建县”为发展战略;1985年2月,浙江省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常务副省长沈祖伦指定义乌发言材料的题目为———《兴商建县,振兴义乌》。
对时代的思考者而言,破除藩篱,是梦想的远扬。
一切伟大的成果都是持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作为义乌也是同样,诚如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所总结的义乌经验:对于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一以贯之,一任接一任,一届接一届,接好“接力棒”,打好“接力赛”,绝不能动不动就“城头变换大王旗”。
正因为义乌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兴商建市”主战略不动摇,做到了认准“一根筋”、坚持不松动,所以都能自觉地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现任的市委书记林毅常说:市委、市政府不仅要做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还要“做保姆”,做“店小二”。
靠改革成长。义乌,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改革、发展的“东方启动点”和“模范生”。2006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提议下,省委、省政府两次专门发文,在全省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并把义乌作为进一步扩大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从而成为改革开放的典型范本;2008年10月,义乌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2017年,义乌被推选为改革成就显著的全国6个城市之一,并列入迎接十九大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当今的义乌,“鸡毛飞上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伴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小微企业成长计划”“个转企”等一揽子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截至2018年底,义乌市场主体总数已突破50万,占全国千分之四,是全国县域范围内市场主体数量最多、结构最宽、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靠改革起家,靠开放成长的义乌,改革开放给了义乌最大的活力。据不完全统计,义乌落地的国家级改革试点有数十项,尤其是201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义乌成为国际贸易改革综合试点城市,2019年新年伊始,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明确提出义乌要打造“一带一路”陆上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全省4条开放通道,两条在义乌:义新欧、义甬舟。为此,抓紧机遇的义乌,将按照“打造自贸特区”的良方,努力打造自由市场、进口市场、数字市场、全球市场、创新市场和“世界货地”的六大目标,旨在高水准地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
走向世界的义乌,跨境电商综试区、捷克小镇、“一带一路”捷克站、非洲站、迪拜站……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可待,曾居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浪尖中的义乌,将又一次顺势而为,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集聚发展能量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