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3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何欣)12月24日上午,浙大四院在进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发现一名新生儿筛查结果为“阳性”,医院马上进行了联合会诊进一步确认。
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位列1岁以内婴儿死因的首位,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第二位,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首要因素。为此,今年我市响应全省“加强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将其作为民生实事,大力推进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
今年上半年起,义乌市所有产科医院都能进行“双指标”(心脏杂音听诊、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筛查,其中浙大四院、市中心医院、市妇保院及天祥医疗东方医院4家单位可以做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截至12月18日,双指标筛查9637人,双指标筛查阳性234人,上传心超报告1164例,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8例。
据悉,在浙大四院出生的新生儿,除了接受听力筛查、遗传代谢疾病等常规新生儿筛查之外,都将会接受一次免费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新生儿家长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浙大四院儿科医生会为新生儿进行双指标法筛查,也就是心脏杂音听诊、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来进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技术,促使患儿早发现、早治疗。
浙大四院儿科主任袁哲锋表示,在浙大四院患儿如有发现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都将通过绿色通道转到省儿保,进一步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等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部分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能随着儿童的成长而自愈。简单先天性心脏病能通过手术或介入疗效良好,近、远期死亡率几乎为零。”
此外,儿科医生还会在省统一平台的APP上,登记每一位新生儿的相关数据,包括上肢氧饱和度、下肢氧饱和度,有异常或者是听诊发现异常均会登记为“阳性”。该数据上传后,APP平台的管理人员、诊断医生以及新生儿的父母家属,都能够看到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