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 1月5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傅柏琳)日前,在辖区“滴滴”调解员常继春的调解下,新马路菜市场经营户刘女士了却一桩心事。“我与客户因买菜支付问题有了纠纷,双方一直谈不拢。”刘女士说,多亏了常师傅调解,当天便顺利拿到菜款。
在义乌北苑街道,“滴滴”调解队专职调解员们一旦发现矛盾纠纷或接到相关警情指派,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调解。实际上,这支成立于2019年5月的“滴滴”调解队,已成为北苑街道进一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截至目前,“滴滴”调解队平均每天成功调解3—4起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90%以上,在辖区形成了较好口碑,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近年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单位把力量延伸到乡镇(街道),加上综治工作、便民服务,形成了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基本覆盖乡镇(街道)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事务。“四个平台”是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架构,北苑街道创新体制机制,延伸一张“网”的触角,联合北苑派出所,选出了16名公道正派、熟悉人民调解业务的人担任“滴滴”调解队专职调解员,建立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模式。
据悉,所有调解员通过严格培训,并持证件、执法记录仪和对讲机上岗,下沉村(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从根源上化解矛盾纠纷。”北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建设,能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和专业化水平。
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北苑街道还让基层社会治理插上智能“翅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综治、公安视频等系统,及时办理、反馈相关业务,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去年,街道率先在稠山社区原曹道村、柳青社区等地建成信息平台,实现了辖区巡查、发现、治理工作“一体化”。同年8月初,柳青社区通过智能识别系统查到一名网上在逃人员。被抓当天,该名犯罪嫌疑人刚落脚义乌。
“群众有疑惑来找我,我会及时上门帮助他们。”作为北苑街道“钉钉”代办员之一的周华峰说,如可以通过义网通办、微信公众号、各类APP等移动端口能办好的事项,力求让群众“办事不出村(区)”;如需要到窗口办理的情况,则替有需求的群众跑腿完成办理;而一旦遇到自己不会办理的业务,则通过平台发送问题,很快就能得到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具体回复。如今,北苑街道已有21名代办员,他们组成“移动窗口”,全力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