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所在医院与当地群众自发组成欢迎队伍。记者盛庆乐摄
中国义乌网4月7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何欣)昨日(4月6日),义乌首位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队员、义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张杨回家。作为在武汉危重症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张杨结束了70天的高强度异地工作,平安与家人团聚。
一大早,张杨的丈夫朱先生就与市卫健局、中心医院的迎接人员一起坐上了巴士,前往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妻子回家。朱先生还清楚地记得,今年春节除夕夜,第一次听妻子说要去援鄂,他还以为是开玩笑,可看到妻子坚定的眼神,明白了这次她是非去不可。
张杨有两个孩子,大女儿6周岁,小儿子才2周岁。与丈夫孩子阔别了2个多月后,张杨在“欢迎英雄回家”的人潮中见到了手捧鲜花的朱先生。看着丈夫笑得挤在一起的眼睛,张杨打趣说:“瞧你开心的样子。”朱先生也拿出一贯的幽默:“我当然开心啦!终于不用又当爸又当妈了。”
作为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副护士长,张扬平时工作就很忙,援鄂后,女儿懂事地体谅妈妈的工作,但2岁的小儿子经常要找妈妈。每天吃完晚饭,朱先生就拉着一双儿女,等待着妻子打来的视频电话。看到妻子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不错,一家人也放心了许多。
对家人的思念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萦绕在张杨心头,但她却强迫自己快速入睡,因为第二天睁开眼,面对的又是一场场恶战。她所在的武汉肺科医院,是最早一批接收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的定点医院。在张杨工作的重症二病区,接管的都是重症患者,很多人都需要插管治疗,医护与病人交流困难,同事之间的简短对话也围绕着工作展开。穿着三级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小时,往往就错过了一日三餐,回到一个人的宿舍后,许多医护人员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精神压力问题,张杨也不例外。
在援鄂工作开展初期,面对危重症病人的痛苦,张杨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感同身受,即使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仍然有精神上的煎熬。好在随团的援鄂队员中有心理医生,通过心理医生的开导,与其他队员在微信群里交流,相互加油打气,再加上努力自我调节,张杨迅速改善了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张杨所在的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是浙江省支援湖北医疗队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最多且出院人数最多的队伍。重症护理支援队31名队员,累计管理床位20张,护理患者70人,其中危重症65人。队伍也因此荣获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在回义乌的高速公路上,张杨看到交通指示牌上的“义乌”两个字,倍感温暖亲切。她说,想快点回家与家人团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以最饱满的姿态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