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5月13日讯(记者 龚书弘 蒋守洋 编辑 何冬圆)清水悠悠,捣衣声声。千百年来,逐水而居的人们,习惯在水边捣衣浣纱。这是富有乡土气息的农村风景,却也带来了隐患——洗衣过程中因为使用洗涤剂而产生的污水,是导致水体污染的元凶之一。
近年来,一座座生态洗衣房陆续在义乌各镇街建成。可以说生态洗衣房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村民有个舒适洗衣场地的愿望,还可以解决洗衣污水直排问题,有效助力“剿劣”和小微水体治理。
廿三里街道派塘村,村民正在洗衣服
那么,这些被广泛“叫好”的生态洗衣房真的“叫座”吗?它们真实的使用情况又如何?今天(5月13日),记者对全市部分生态洗衣房展开了走访调查。
据了解,截至目前,义乌共建有生态洗衣房200余座。根据走访情况来看,记者发现,全市大部分生态洗衣房使用情况较好,村民对此接受度也很高,但部分村内的洗衣房则遭到了“冷落”,究其原因,洗衣房的选址、设施的管理维护、村民的认知观念等均是影响因素。
一早9时许,记者首先来到了位于义乌江东街道的宗塘村,生态洗衣房被建在了该村村口附近的宗祠之内,在没有找到任何指示牌的情况下,记者通过多次询问村民、穿过一片绿化区后才最终见到。在现场,记者见到了正在洗衣服的居民叶女士,“村里人基本都在家里洗,租住在这儿的人用比较多。”她告诉记者,洗衣房平时不太有人来洗,可能还与地理位置有关,“宗塘比较大,(洗衣房的)位置在村子的一个‘角’上,对邻近的人来说是方便的。”
而在江东街道西谷村,生态洗衣房同样是鲜有光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洗衣房外的一口热闹的“门口塘”。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在塘边一边洗衣一边说笑,即便是没人的石板上,也留有明显的洗涤痕迹。在村民看来,在塘边洗衣洗菜,这是一种习惯,更是邻里交流的重要方式。
记者在江东街道西谷村看到,池塘边的石板上有明显的洗涤痕迹
江东街道西谷村
在江东街道西谷村的生态洗衣房内,仅有一名老人正在洗衣服
另一边,在佛堂镇楼村,洗衣房位于村内一口池塘不远处。有两位村民正在洗衣,记者发现这个洗衣房的多个洗衣池水龙头不能正常出水,有两个洗衣池的下水管已经不见,另有一个洗手池的水龙头一旦打开就有明显的水流从开关处冲出来。正在洗衣的村民告诉记者,无法出水的洗衣池是因为下水管遗失而关掉了阀门,另一处水龙头则是因为经常有儿童玩耍时拉扯而损坏。
佛堂镇楼村的生态洗衣池,部分下水管缺失
佛堂镇楼村洗衣房内部分水龙头破损
在佛堂镇毛陈村,洗衣房的多个水龙头开关已被损坏。正在洗衣的村民则表示,洗衣房的不足之处在地面。由于洗衣房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另一侧又有水泥墙阻挡,导致洗衣区地面长期积水,已经长出了一层青苔。“积水和青苔让地面很湿滑,对老年人还是有点隐患的,要是能开两个出水孔就好了。”村民说。
佛堂镇毛陈村地面长期积水,地面长满青苔
佛堂下前王村的洗衣房也同样存在部分水龙头不出水的问题。
对此,记者联系了义乌市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指导站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前期,他们也对全市的生态洗衣房使用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并将结果通报,督促进行有效整改。
他说,从检查结果来看,生态洗衣房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建成后缺乏常态化的管理,从而导致出现了洗衣房环境脏乱差、被挪作他用(停车、堆放杂物等)、基础设施破损(包括无水龙头、管道破损污水流出等)、运维费用不明确等问题。
该负责人说,下一步,新农村建设指导站还将把生态洗衣房的长效管理纳入镇街红黄旗考核,助力义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和美乡村建设。
对于村民更愿意在池塘边洗衣洗菜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等媒体平台,让老百姓都知晓生态洗衣房的建设使用意义和好处,引导老百姓使用生态洗衣房,杜绝到门口塘、小溪等无污水的地方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