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6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早些年,垃圾随产随扫,街头旮旯头一倒了之。后来,住的小区有了垃圾房;如今在家里就把垃圾分好,垃圾袋也是一个变俩。”说到垃圾分类,家住通惠门小区的楼大妈有感而发。
从没有桶,到一座“房”,再到好几个桶,这是很多居民经历的“垃圾倾倒史”,也是义乌多年来探索垃圾分类处理的一个缩影。
垃圾分类是生活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解决好垃圾问题,是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义乌的题中之义。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紧扣前中末端全链条闭环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两定四分”分类模式,并取得积极成效,被评为全省2019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市区),初步形成了“义乌实践”。
抓前端,全面推行“两定四分”
6月11日上午8时,家住锦都豪苑的王女士两手各提着一袋已分好的垃圾下楼,熟门熟路地分别投入“两定四分”点位上的绿色易腐垃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桶里,而后开车去上班。
据了解,在该小区,像王女士这样拥有垃圾分类好习惯的居民已经占了九成多。相关统计表明,截至目前,义乌累计建成投用“两定四分”点位960个,预计本月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给予高度重视并不遗余力抓实做细。2019年,义乌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攻坚战”,推行“两定四分”分类模式,从城镇到农村、从点位建设到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和提升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分类准确率。有业内人士用河流的上、中、下游来类比垃圾分类中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这一整个系统。这其中,做好前端源头分类精准化是基础。
“家里现在有三只垃圾桶,客厅一只,厨房垃圾多就放两只:一只装剩菜剩饭,还有蔬菜果皮;另一只放塑料袋、抹布。投放时,剩菜剩饭那只袋单独放,扔到绿色桶内;另外两只装的都是其他垃圾,扔到灰色桶里。”对于生活垃圾怎么分,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居民的任大伯讲得很明白。
除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之外,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也是重要一项。以一条两公里长的繁华街道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仅一天,需要清扫的垃圾量就能达到10吨左右,其中30%以上都是易腐垃圾,而这些垃圾大多数都是沿街两侧餐饮店倒出来的。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餐饮店都签订了相关合同,由专业公司清运。
保运输,杜绝“混收混运”
近日,稠江街道凤凰社区某物业公司收到了一张来自市执法局稠江大队的“接受调查(询问)通知书”。原来,该公司员工为图方便,将在点位上已分好的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一起装进了运输易腐垃圾的清运电动车车厢内。依据《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该物业有限公司将面临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行政处罚。
分类运输、清洁运输是市民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一个重要环节,分类运输落实得好,将会大大提升市民垃圾分类热情。
这几年,我市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分类运输与“两定四分”同步推进,即“两定四分推进到哪、分类运输落实到哪”。去年,市环境集团投入1500余万元,购置第一批50辆桶车作业、分类清洁运输车辆,并于9月份投入使用;各镇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新增分类清运车160余辆,累计淘汰低端收运车350余辆;餐厨处置项目首批购置易腐垃圾清运车25辆,开启了餐饮、厨余垃圾直运模式。
今年,我市新增分类运输车47辆,在稠城等6个街道推行易腐垃圾直运,其余镇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落实分类清运。目前,主城区餐饮店、单位食堂、学校餐厨垃圾,由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统一上门收运。
当前,统一车辆颜色标识,实施机械化作业、密闭压缩、清洁运输,“环境集团+市场化”清运体系日渐完善;GPS、视频监管等方式实现了分类清运全过程的监管,全市标识明晰、规范有序的垃圾分类清洁收运系统基本形成。
“零填埋”,义乌垃圾焚烧进入3.0时代
去年6月底,义乌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提升改造项目4号炉顺利完成各项调试,正式焚烧投运。至此,涉及一期项目的4台焚烧炉已全部实现投运,我市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此举意味着,义乌垃圾焚烧进入3.0时代。
据了解,位于赤岸镇的义乌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浙中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各项排放主要指标优于欧盟标准的一个全新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数百辆垃圾车将全市各地的生活垃圾运到这里。
当前,我市垃圾末端处置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其中,高标准完成了华川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项目建设,处理能力分别达到3000吨/日和230吨/日,实现垃圾“零填埋”;培育了苏溪智逸、后宅福丰为代表的多个综合性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有效解决了一般工业垃圾和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去向问题;建成再生资源利用中心,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地沟油3条处置线去年9月正式投运,实现易腐垃圾的集中统一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打通了垃圾分类工作“最后一公里”。
党员带头干、志愿者抢着干、群众跟着干,通过近两年的大力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垃圾分类工作在义乌已从一处处“盆景”的试点,复制推广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截至目前,我市“前端源头分类精准化+中端收集运输规范化+末端处理设施标准化”的垃圾分类体系已基本形成。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5月底,义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96.9%,全市44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实现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100%。其中,2020年1-5月生活垃圾增长率为-1.25%。
当然,对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对照市民的期盼,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作推进不平衡、相关机制有待完善、宣传氛围不够浓厚等方面。2020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两个样板”城市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垃圾分类进入全面攻坚的一年。
“全面推行城镇生活垃圾‘两定四分’和分类清洁运输,新增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村各30个以上……”这是今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对垃圾分类提出的新要求,而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需要各个部门的齐抓共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