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12日讯(记者 骆天成 通讯员 罗雪飞 编辑 童晓)垃圾分类看似是一件“小事”,却关乎义乌200多万人生活环境的改善。然而,即使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在现实中却依然面临知易行难的困境。
春节假期刚过,在义乌赤岸开店的余某某和另外两家小吃店店主就先后因为同一件“小事”接到了一张罚单,分别被罚了200-500元不等的金额。
为切实巩固垃圾分类宣传整治成果,年后上班以来,义乌市执法局赤岸大队便对辖区各沿街店面和企业开展垃圾分类检查,分别于3月1日上午、3月9日下午、3月10日上午查获一起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和两起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将餐厨垃圾与其它生活垃圾混合投放行为,并进行立案查处。
“刚过完年回来,我们确实对垃圾分类工作有所疏忽,觉得只是件‘小事’。”“我也不是不会分,就是嫌麻烦嘛,没想到你们正月里还会来查。”在接受调查询问时,三位当事人懊悔的同时,不由感叹“一时偷懒,半天白忙”。在执法人员的一番谈话后,三人也纷纷表示后续将把垃圾分类工作重视起来。
“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大事’,我们也一直把它当‘大事’办。”义乌执法局赤岸大队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应该放眼长远,关注“门前雪”之外的“大环保”,不纠结于垃圾分类的“小麻烦”,让“麻烦事”变“分内事”,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风俗、新规矩。接下来,赤岸大队将继续加强垃圾分类大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补短板、抓提升、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