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南地区农户自制的元宵汤圆。
元宵至,春亦归。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中国文明网上是这样表述的——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比方说,吃元宵、舞龙灯、赏灯、猜灯谜等等。当然,也有地域差异。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汤圆)是一个重要习俗,人们更多的是取其幸福团圆的祥瑞之意。据说,这习俗在宋朝时就颇为盛行,最早元宵叫“浮圆子”,后称“元宵”,也有生意人称之为“元宝”。
时至今日,国内大部分地区依旧沿袭“元宵节吃元宵”的传统习俗,只不过名称和做法有一定的南北差异。比如,北方叫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汤圆,还有叫汤团、圆子的。叫法不同,一些制作方法也有不同。
吃汤圆也是义乌人庆元宵的一个方式。据说在过去,义乌人正月十五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挂起红灯笼。做汤圆的时候,老人们喜欢在里面放上一分钱硬币,吃到的人寓意今年会有财运,讨个好彩头。
舞龙灯
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编的《义乌民俗》对“正月十五”以及“正月十五前后迎龙灯”是这样表述的——
正月十五称上元。夜晚称元宵或元夜,为灯节。兴张灯彩,兴迎龙灯,兴观灯。厅堂悬挂祖先容像,庆贺元宵,欢度灯节。古代,城内四街设“竹棚彩障”,“悬灯其上”,“祠庙盛张灯彩”。至民国之初,四街架棚挂灯之俗已不见,祠庙、厅堂盛张灯彩之俗依旧,迎龙灯之俗较普遍。畈田朱村于祠堂门口摆猪羊祭。元宵节旧俗放烟火。是夜食汤圆,寓意团圆。
民间元宵灯节活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迎龙灯,一种是张灯彩……偶然也有雅士利用元宵灯节的机会举办猜灯谜活动,给佳节增添生气。
正月十五前后迎龙灯。俗以举着物件行走或用肩抬着行走叫“迎”,后者主要指扛、抬神像……21世纪初,义乌旧城改造,各村居民居住分散,龙灯成为联络村民的纽带,正月以灯会名义发动筹集资金,请剧团演戏。
赏灯
《史记·乐书》提到,“汉家祭祀太一,以昏时祀到明。”据记载,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据说,放灯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元宵节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青年男女以此作为寻觅伴侣的良机。唐代诗人崔液有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到了宋代,元宵灯会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上都有所超越,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明代又有一定的发展,才子唐伯虎曾感言:“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据说,灯谜最早由谜语发展而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富有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趣味,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人们欢迎。如今,由于花灯的制作费时费力,谜语多是写在悬挂的纸条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新的一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
走百病
据说,明清时,北京等地的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上桥,谓可健身却病,称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她们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有的地方又称“走桥”,或是“走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