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投身垃圾分类 这两名残疾人志愿者的事迹让周围市民竖起大拇指

发布时间: 2022-03-09 09:32:30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作为垃圾分类的先行先试城市之一,义乌在2018年全面启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近年来,我市连续多年获评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市),截至目前累计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3个、省级示范小区44个。

  成绩取得的背后,除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各个部门的齐抓共管外,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这其中就有广大垃圾分类志愿者的积极参与。稠城街道就有两位积极投身垃圾分类的残疾人志愿者,他们的事迹让周围市民人人竖直大拇指。昨日,记者采访了他们。

  在“小岗位”上实现“大价值”

  43岁的王师傅是河南人,因为一场意外,他失去了右手。来义乌12年,他一直从事环境清洁方面的工作。自2019年稠城街道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模式正式启动以来,他便第一时间到社区报了名,做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年多。

  “早上是6点到9点,晚上5点到8点。”自上任“垃圾分类监督员”这个岗位以来,这两个时间段内他在点位上从不缺席,风雨无阻。一般来说,每天5点半他就会准时到岗,先整理岗亭,将点位上部分乱丢的垃圾进行整理分类,然后等待清运。待清运完成后,再将所有的垃圾桶进行清洗、擦拭,确保每一个垃圾桶都擦干净、摆整齐。

  时间久了,王师傅劝导分类也有自己的一套:碰到年纪大、不会分的居民,双方又语言不通,他就会把他们领到垃圾桶边介绍:“能卖钱的瓶子纸板放这个蓝颜色的桶,吃的放绿桶,纸塑料袋放灰桶,灯管油漆桶放红桶”;碰到不配合分类的居民,他就只能苦口婆心,耐心讲解垃圾分类好处和意义;而碰到小孩主动分类的,他都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对于这位“多面”的志愿者,周围居民好评如潮。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在王师傅看来,自己来当志愿者的初衷,就是希望“被需要”,实现个人价值。

  小区里的“热心肠”

  和王师傅相比,刘大伯投身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时间相对短些,他是去年6月才刚刚加入这个行列。他的腿因曾经受过伤,行动稍有不便。平日里,他为人随和,对左邻右里的事也很热心肠。

  自从成为垃圾分类监督员后,他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遇到来投放垃圾的居民也是客客气气的,彼此相处融洽。用家里人的话来说,“拿这个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做,从不迟到早退,对点位上的事很上心,把岗亭收拾得比家还干净。”

  虽然在点位上服务不足一年,但周围居民对这位做事认真、为人热情的志愿者已是很熟络。一些孩子路过岗亭,会停下来喊声“爷爷好”;不少来此投放垃圾的居民,也会驻足和他打个招呼,闲聊几句。

  有时,也会有熟络的居民问他,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体不便而自卑懊恼。对于这些善意的问询,他都笑着回答而且很坦然:“当然不会,残疾人不是照样可以参加奥运会么?我虽然不能像运动员那样为国争光,但也能自强自立地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这样也挺好的!”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