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22年>最新报道 正文

【浙江日报】义乌苏溪镇:产业与城市同步成长

发布时间: 2022-07-28 09:22:36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黄丽丽 金长青 王林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22年7月28日《浙江日报》12版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事业有成的游子应邀回故乡,而故乡又准备了好的营商环境,就有迈向共同富裕的无限可能。面向未来,义乌市苏溪镇立足传统文化资源,聚焦光伏光电产业,正在奋力打造“孝义故里、光明之都、港区新城”。

  富润屋,德润身,义利并举。

  这里是“富”镇,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20万元,跻身2021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这里是“义”镇,先秦孝子颜乌后裔在此聚居,是义乌“孝义文化”之根。

  这就是苏溪。如果说义乌是建在“市场上的城市”,那么苏溪就是丰富市场供给的“产业底座”。

  从2016年首个“义商回归”项目——华灿光电落地,几年时间,苏溪就完成了以传统服装制造业为主到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跃成为“光明之都”,已连续3年位列金华市工业十强镇榜首。2021年,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苏溪镇全年工业总产值446亿元;今年1-6月,规上产值262亿元,同比增长95.5%。

  行走在苏溪,看到的是各种要素充分流动、各种人才近悦远来、城市乡村美美与共;感受到的是发展的魄力、动能转换的活力、共建共享的魅力。

  这是苏溪产业带动共同富裕的可贵探索,更是面向未来行稳致远的足音。

  义商回归,产业振兴唱响“共富曲”

  从义乌市中心驱车约20分钟,便到了城市副中心——苏溪镇。在这片109.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大批光电光伏企业,被称为“光明之都”,2021年出了两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

  为什么是苏溪?发展光伏光电产业,苏溪镇底气何来?

  “苏溪发展光伏光电产业,是‘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要说渊源,跟一个乡贤密切相关,他叫周福云,是世界义商总会会长。”苏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周福云,苏溪镇上甘村人。“当时,苏溪镇毫无高科技产业的根基。最终打动董事会的,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义乌买卖全球的市场氛围。义乌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有助于华灿光电以全球性的眼光布局,连接全球市场。”周福云说。

  2016年,周福云带着华灿光电的LED外延芯片及产业链延伸项目落户苏溪,投资额60亿元。随后,瑞丰光电、东方日升、岩谷科技、爱旭太阳能、木林森照明、天合光能等行业头部企业“逐光而来”,形成了“全产业链”“全要素”的光伏光电产业集群。

  树高千尺,唯有根深,更离不开成长的阳光雨露。

  如何促进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苏溪镇给出了答案: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是最好的招商“金名片”,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培育企业的“最佳土壤”。

  在苏溪,不是项目等土地,而是土地等项目。2017年以来,苏溪镇干部一茬接一茬接力攻坚,启动了高新区核心区整村集聚和整村搬迁,共涉及8个村1116多户,拆除建筑物及构筑物42万多平方米,高效率地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了4500亩发展空间。

  以天合光能为例,一期基建和设备进场仅用112天,二期建成投产只用了99天。投产前,光伏光电“保姆”们联动十几个部门组团上门服务,为尽快投产“抢时间”。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苏溪镇开展“三访三问三服务”活动,助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116个,进一步推动全镇经济稳进提质……

  产业与城市同步成长,苏溪向未来奔涌不息。

  “你看那边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建成后,义乌—宁波进出口海铁联运业务都能办理,光伏光电企业的出海通道将更加便利。”苏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已开工建设的金甬铁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可以为外贸出口提供更佳的区位优势。

  产城融合,品质提升奏响“幸福曲”

  来了,就是苏溪人!恰似深圳对外来者的温馨欢迎词“来了,就是深圳人!”

  打开苏溪镇地图,以阳光大道为中轴线,西是老镇区,东是高新区。眼下,随着产业升级,苏溪镇正着力推进产城融合,把“生产区”和“生活区”融合起来。

  苏溪之心商业广场距离光源科技小镇不到1公里,这里的肯德基现已成为义乌最热闹的肯德基门店。光源科技小镇现有企业员工4.8万余人,近年来,苏溪镇通过建立商业综合体、修建学校等完善镇村生活圈体系,新苏溪人宾至如归,安居乐业。

  孔子《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提升产业高度,增强民生温度,人才纷至沓来。2016年总人口17万的苏溪,到2021年底,总人口达21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员5.5万,各种人才超过2万。

  “人才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苏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苏溪不仅关注大企业的招引壮大,也关注小微企业从“0”到“1”的孵化,从而构筑“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活跃场景。

  6月27日,由苏溪镇东洪、青春、后店、塘头应、后山坞、下陈等6个村出资,蔡静等青年委员运营的“小众云仓”启动,旨在为小型电商提供仓储、在线交易、拣货、打包出库、电商直播等服务。“每年盈利的60%返还给村集体。”蔡静说。

  共同富裕,关键在“共同”,难点也在“共同”。从“消薄”到“强村”的路上,多村参与项目联建的形式,成为苏溪镇壮大集体经济、奔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2018年11月底,苏溪镇将原来的69个村调整为5个社区、43个行政村。同年,首创成立镇联富投资有限公司。今年6月,在全镇43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的基础上,新乐、邢宅、后店等37个村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殿下、西山下等5个村的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居住。”如今,苏溪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善居住环境”。

  近年来,苏溪镇将农村有机更新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新建房屋就是居(村)民的“聚宝盆”。苏溪镇目前有19个村正在有机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签约1400余户,拆除旧房15.4万平方米。以上甘村为例,村民除去打工、做生意的收入,将房屋出租,每户一年还可得到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的财产性收入。

  随着“美丽城镇”建设的推进,“六纵十横”交通路网的完善,高新区小学的投用和苏溪中学的筹建,苏溪镇将不断提升城镇能级,持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润心,精神文明奏响“和谐曲”

  义乌以“义”字命名,苏溪镇是义乌“孝义文化”之根。

  “共同富裕不能光看群众钱包有没有鼓起来,还要看精神是否‘富’起来。”苏溪镇党委书记贾荣文多次在会议上强调。

  为了实现“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文化先行”,苏溪镇创新打造孝义指数平台,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020年10月1日,白鹭嬉戏的丽景湖旁,264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拔地而起,内设展览馆、图书馆、会议室等,可满足人民多种精神生活需求。

  “三楼的海飞书屋是乡贤海飞捐赠的。”苏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书屋已筹集到图书16500余册,成为暑期孩子们阅读的海洋。

  乡贤文化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苏溪镇乡贤遍布各行各业。以周福云为代表的杰出乡贤,立足苏溪镇乡贤会和乡贤会客厅,依托世界义乌人大会等平台,持续号召“义商回归”。

  为充分发挥乡贤作用,苏溪镇邀请浙江农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方伟、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张旭光教授、长江学者张涌泉、浙江省社科联名誉主席蒋承勇、浙师大原副校长楼世洲等乡贤,出任苏溪镇共同富裕示范镇建设高级顾问。

  文化润心,春风化雨。苏溪镇的精神脉络里,深植源远流长的孝义文化、回报乡梓的先贤文化、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更带着义乌鸡毛换糖、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自2004年起,义乌为全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先行探路。今年以来,苏溪镇作为义乌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镇,于7月1日挂牌成立苏溪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整合执法资源构建“1+4+8+X”执法体系,实行“网格吹哨、中心呼叫、部门报到”联动协作机制,建强综合“执法单元”,以“一支队伍管执法”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苏溪镇纪委组织开展了“千名党员写廉,廉进万家”活动。干部和党员代表在廉洁卷轴上签署承诺书,以此为镜,守住心中的“刻度”。

  专家点评——

  产业是财富之源。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只有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效结合,发挥地方资源禀赋优势,选准适合的高质量地标产业,以场景引企业、企业带产业、产业建生态,才能唱响产业振兴“共富曲”、品质提升“幸福曲”和精神文明“和谐曲”。

  地标产业是掌上之珠。地标产业是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标杆,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时代性和带动性,既能代表区域产业高度,又能提升区域品牌形象,还能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对于苏溪镇而言,光伏光电就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自2016年起,方兴未艾。

  人力资本是发展之基。为了突破人才缺口,在乡贤周福云的带领下,在引进光伏光电产业的同时,不断完善配套上下游产业链,既为振兴苏溪工业打造地标产业,又为苏溪带来了优质人口红利。2016年至今,从华灿光电的落地到光电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为义乌和苏溪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产值,更带来了众多人才,包括上百位硕士以上高知人才、数千名本科以上应届大学生、4万以上流动人口及青壮年劳动力,有效应对杭州、上海等地的虹吸效应影响。

  正是得益于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融合,苏溪镇打造适合光伏光电产业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多元主体共同富裕,全面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活力。以当地一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为例,有员工3929人、家属子女1288人,一年工资收入中至少20%在苏溪消费,有效带动住宿、商铺、餐饮、娱乐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代代制造业从业者不断积累经验技能,持续增强归属感,以苏溪为家,融入“孝义文化”,与政府、企业共同构建出一个极具内生增长潜能的有机社会。

  苏溪实践表明:发展高科技地标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途径。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深度耦合,光伏光电地标产业的魅力不断彰显,企业家的信心不断增强,产业从业者的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持续为苏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川博士)

  (本版图片由义乌市苏溪镇提供)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