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18日讯(记者 方维 编辑 刘蓉) 8月18日,天色暗下来,在义乌市北苑街道建设二村,黎巴嫩小伙麦克熟练地戴上护目镜、穿上防护服、戴上橡胶手套,正准备与医护人员一起去为红码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上门采核酸扫码工作,每次问他,他都告诉记者:“我热,但我不怕的。”
义乌“8.2”疫情发生后,本打算去广州的他却毅然决然留在义乌。“我喜欢义乌,义乌是我家,我要留在义乌,我要直面疫情。”这句话,麦克在电话里说了好几遍。
“疫情”这个词对于从事外贸的麦克来说可谓是“痛恶至极”。2020年,由于疫情,麦克许久不能来义乌。直到2021年,接种了两针新冠疫苗的麦克才顺利回到义乌。“在义乌,我心里才安心、踏实。”麦克说,“这次我想留下来,也必须留下来,帮义乌‘赶走’疫情。”
一开始,工作人员建议麦克去核酸采样点位上进行志愿服务,但麦克却“嫌”太轻松,自告奋勇要去协助上门采核酸:“不行,我要去危险的地方,做最麻烦的事。”
于是,麦克“如愿”穿上了严严实实的防护服,与上门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配合默契,高效合作。“我不辛苦,哪有‘大白’辛苦。”几趟楼梯下来汗流浃背的麦克拍了拍肚腩,依旧笑呵呵地表示自己既然做志愿者了,必须要做到底。
热心的麦克没几天便成为了社区内的“正劳力”,拥有良好中文表达能力的他同时也帮助培训新来的志愿者,互相鼓励、自我管理,没多久,一支“温暖”“有爱”的志愿者队伍成为了居民的“贴心人”。麦克说:“我把义乌当作家,周围居民也把我当家人,曾多次在我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我很想帮忙我们‘生病’的义乌,我虽然是外国人,但决不是外人。”
因为做志愿者,独居的麦克与周围人熟络了起来,每天打开家门,麦克总能收到邻居悄悄放在门口的各类食物,还有手写的感谢卡片。“都是一家人,一起克服困难,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