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方维 正文

走进义乌社区 防疫“优化”变化“看得见”

发布时间: 2022-12-09 20:55:08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方维 陈佳琪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2月9日讯(记者 方维 陈佳琪 编辑 童晓)12月5日凌晨,金华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告;12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新十条”。

  一部分市民表示“很欣喜”“对未来有信心”,一部分则感到“不适应”“面对新的挑战”。

  社区,作为城市最小的细胞单元,也是最能感知居民生活变化的触角。措施优化以来,社区最直观、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近日,记者来到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从这个典型的城市社区中,一窥究竟。

  “您新冠疫苗打完了吗?”“我老早就三针疫苗打好了,年纪大了,口罩要戴好。”一早,居民金大爷就来社区咨询关于养老保险的问题。社工金思辰不紧不慢地与金大爷解释着,并聊起了最近防疫“优化”。他笑着坦言,作为疫情防控数据核查的工作人员,措施优化以来,他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面对金大爷这样的居民,他们常常会耐心解惑,多数居民表示“很信任社区”。

  “措施调整前,只要疫情一来,我们社工就要扑进数据核查、催促核酸、密接转运、重点场所巡查等繁琐工作中。”要说最显著的变化,社工们不约而同地表示是“数据核查”,从之前的日均四五百条到如今趋于个位数。特别是在义乌“8.2疫情”期间,该社区十余名社工和百余名志愿者每天都忙得“停不下来”。

  那么,目前社区还忙吗?

  “忙,但忙的重点有了变化。”

  据介绍,鸡鸣山社区目前拥有本地人口2715人、外来人口2.1万人,10个人里面9个是外来人口,其中包括来自29个民族的2082人和7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员1388人,共有60岁以上老人1065人,被誉为联合国社区,也是义乌城市社区的缩影。

  人口流动性较大,多国籍、多民族、多文化,曾给鸡鸣山社区带来不小的防疫压力。

  每天下发1000条以上“催促核酸”,若有突如其来的密接协查、转运等任务,值班社工需要“随时待命”,还有常态化的“夜查”和重点场所巡查。

  “热线电话从前24小时没停下来过,我们社工要花费很多时间耐心劝解和引导。”另一位社工陈大伟摆了摆手,“现在也有不少,只是来问的问题不一样了。”

  针对部分居民提出的还能否按期做核酸,陈大卫表示:“目前我们社区实行‘愿检尽检’。两个常态化核酸监测点位依旧不变,检测时间上略有调整,调整为17:00-20:00。”

  从前,“核酸”是社区热线电话咨询的“霸屏”关键词,目前,除了“核酸”外,“疫苗”成为了新的热词,一些民生相关的词条也越来越多,比如养老保险、老年食堂等。

  “新十条”中提出: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目前我们一方面继续加强‘应接尽接’的科普宣传,回应老百姓有关疫苗的诉求;同时,也在想方设法让社区居民更方便地接种疫苗。”金思辰还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包括他们的加强针接种等。

  作为首批未来社区“一老一小”老幼融合服务场景,在鸡鸣山社区,都能找到属于“一老一小”的幸福角落。不论是“老年食堂”“老年大学”,还是“报晓书苑”“暑托班”,又或是数字赋能上线“社区预约挂号”“健康档案”等应用,鸡鸣山社区无不尽显人文关怀,一张极具特色的“全龄友好”幸福图景逐渐铺展开来。

  “优化后,我们想让更多居民看到希望、更有信心。”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说,“希望打造成一个幼有所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幸福家园。”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