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5月16日讯(记者 方维 编辑 程雄)“谢谢你们,我们很安‘薪’。”近日,在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童某等三人真诚地向工作人员致谢。
当天,廿三里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监察中队两部门工作人员与企业主及务工人员齐聚一堂,面对面召开纠纷调解会。各部门在听取了劳资双方陈述的情况后,得知双方在工资标准、补助承诺、工作天数等方面产生了矛盾纠纷。现场,各部门分头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耐心为双方宣讲依法维权、合理维权,对合理的诉求和合法权益作逐一分析。在两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得到圆满解决,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近些年,廿三里街道外来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入,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廿三里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劳保所发现,部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仍屡见不鲜,且多为临时工,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双方书面约定的一切内容。农民工防范意识淡薄,口头约定的内容无法用证据论证,维权难度增加。
“因为临时工在劳动过程中的计酬方法不同,有按件计酬还有按时计酬。”廿三里街道调解员黄允兴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多次受理童某等三人在某企业的务工经历,却未能按时结清工资。期间,黄允兴受理后多次联系企业主均未能联系上。
几经辗转,“我们通过‘天眼查’、拨打114等多种方式查询联系方式,终于联系到企业主。”黄允兴说,企业主以计时不足或产生质量不过关等理由拒绝支付,且拒绝来本委接受调解,表示要等货物卖了回款后才支付工资。
“幸亏有劳动监察中队的协同。”随后,黄允兴找到了劳动监察中队资深调解员郑森梁协助。郑森梁了解到,童某等三人并非所谓的“临时工”,而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其中一人被拖欠的两万余元是去年的工资,明显违反劳动法按月支付的法律规定。于是,劳动监察中队立即通知企业主前来接受调查,并与廿三里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同召开纠纷调解会。通过公平公正、积极耐心的调解,既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也为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样的高效解纷来自于廿三里街道多部门联动护薪。今年,廿三里街道人民调解与劳动监察中队等部门的办公场所归纳到了社会治理中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从而打造了一站式调解维权阵地,使调解“独角戏”变成平安护薪“大合唱”,切实提高维权效率,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满意。今年以来,该街道成功调解劳资纠纷近百起,切实防止矛盾扩大激化,维稳效果显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将严格落实责任,加强跟踪督查和多部门联动,认真抓好办理,及时化解到位,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辖区的稳定、和谐,并为探索、完善‘平安廿三里’建设新机制。”廿三里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