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呲呲呲……呲呲呲……”位于上溪镇的义乌聚邦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义乌市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一片忙碌,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工人们操作着数控机床,对丝杆配件进行滚轧和挤螺纹。“这是我们的‘独门绝技’。”该公司总经理吴为生指着车间内丝杆混砸机说。
“长新传动”的每一步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成立于2020年的义乌市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制造和销售机械传动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驱动门组件、新能源汽车智能刹车、半导体芯片检测设备等诸多领域。企业自主研发的丝杆长度平均一米左右、精度误差控制在正负0.05毫米范围之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车间一隅,一张数控机床的操作台上,电脑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跳动,公司相关负责人正和同事们在测试新型数控设备。
“现在日均丝杆总产量达1.7万支。在上溪镇政府的协调下,企业生产车间已经拓展了1000平方米,预计新增产值500多万元。”吴为生表示,今年的目标是实现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能提高40%以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催生产业转型突围,是产业变轨的必由之路。也正是如此,“长新传动”的企业升级之路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因缘际会,义乌市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工匠”王关根达成合作意向。如何顺利牵手“大师”,当中离不开市科协的“穿针引线”。自“四大双千”活动开展以来,市科协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得知义乌市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技术上存在难题后,牵线搭桥新时代“浙江大工匠”“浙江省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型人才”“浙江省首席技师”——王关根。
3月中旬的签约仪式上,围绕“数控机床调机技能人才培养”等项目,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了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王关根说:“将继续发挥好模范作用,传承发扬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坚守技术增效为本职,致力于产品与服务的精益求精,为企业顺利升级转型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用创新为企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企业需要技术型人才,我们就‘帮一把’,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牵线王关根及其团队与义乌市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项目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不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兑现,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还以点带面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更好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建站后,希望能够依托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通过“传、帮、带”帮助企业培养相关数控机床调机技能人才,共同建设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产业发展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市科协将继续做好专家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努力为专家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中规模最大、实践能力最强的一支队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关根作为车工(数控车工)高级技师、义乌市同心园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义乌市技师协会副会长,先后入选新时代“浙江大工匠”“浙江省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型人才”“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工匠”“长三角工匠联盟”等培养项目,领办浙江省王关根技能大师工作室、浙江省“三名工程”中职大师工作室、浙江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在王关根看来,制造业强国离不开技能型人才。这样的理念与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要求相契合。通过王关根团队的带动引导,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积极参与技能等级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各类讲课,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目前,已有10余人定期参加技术课程培训。日常工作中,王关根和团队经常扎根车间,为企业员工指导技术。
作为车工高级技师,王关根30年来一直坚持在生产一线,参与了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各项工艺流程改造创新,开发了多款数控自动化专机,开创了多种先进职业操作法,为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贡献。他领衔设计、改造的一条柔性自动生产线,在转向制造行业中属国内首创。“丝杆零部件对螺纹的精度要求高,王关根专家团队的到来,让公司生产力更上一层楼。”吴为生感慨,专家工作站开展从设计理论到设备改造的一系列研究,实现丝杆创新研制,助推公司走在技术交流创新的第一线。
“长新传动”成立至今,已陆续投入1600余万元用于滚轧模具、检测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并成功开发出了5项发明专利产品和20余款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实现产品专利全保护。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投产近千万元设备,并引进高级人才,正积极拓展半导体新能源市场蓝海。目前,企业拥有数控滚牙机、自动校直机等80余台制造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建站以来,王关根专家团队与企业的合作越来越默契,助推公司实现产品结构的平稳转型,为下一步新产品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专家站,企业与专家团队进行深入合作、联合攻关,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成关键技术的“破题”,致力形成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