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义乌城西街道:文旅创新激活乡村文明新风尚

发布时间: 2025-02-19 14:50:39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华青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流里塘村首届春节运动会。

夏演村少儿龙灯。

  新年新气象。2月16日正月十九,一场“村运会”,给城西街道流里塘村2025年起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好头。2月7日正月初十,一条“少儿龙灯”,让城西街道夏演村吸引了众多媒体的镜头。这些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乡村活动,成为城西街道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的生动注脚。

  一场“村运会”

  让“乡风文明”充满活力

  “大人小孩,还有新义乌人都可以来参与。”2月16日下午1时,随着流里塘村总支书记楼顺鑫一声令下,流里塘村首届春节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八大项目一齐开赛。

  一时间,拎沙袋的汉子涨红了脸,滚铁环的孩子笑弯了腰,加油声、呐喊声、欢笑声交织成一片。60岁的王大爷拎起沙袋疾步如风,村民楼钰靓一分钟跳绳232次的纪录,让围观者直呼“厉害”。拔河比赛中,外来建设者组成了一支6男2女的队伍,不同的口音喊着同样的号子,虽然最后未夺冠,却也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对于流里塘村来说,村运动会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以前,我们村这时候的活动都是迎龙灯。但参与的绝大多数都是本村青壮年,老人小孩、外来建设者,都只能围观,而且还有安全隐患。”流里塘村村委会副主任楼军宪说,村里年前决定开春节运动会后,就是想吸引各年龄段新老村民参与,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可以吸引城里人关注乡村、走进乡村。

  “运动会前期预报名人数仅为50人,后来越报越多,最终共有290人报名参与。”暮色降临时,意犹未尽的人们纷纷围着楼军宪问明年运动会还办不办?“这是第一届,明年我们一定办,还要办得更好。”楼军宪说。

  一条板凳龙

  让“文化传承”富有朝气

  类似的改变也发生在夏演村。2月7日晚上,城西街道夏演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迎龙灯活动。一条106节龙灯蜿蜒游过黛瓦白墙,烟花在暮色中绽出流金。但和别村不同的是,扛板凳龙的主力是一位位朝气蓬勃的少年。

  在花灯的映照下,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洋溢着青春与期待。“我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也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去年参与了该活动的楼双源,今年一直积极让父母报名。板凳龙对于今年12岁的楼哲滔来说有点重,但他觉得“非常快乐”。

  通过少儿龙灯活动,夏演村召集了100位少年,也聚拢了近100个家庭。村民龚香仙说,8岁的孙子迎龙灯,他们全家出动。“这个活动特别好,让孩子们放下手机,走出家门,锻炼了身体,交到了朋友,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的魅力。”

  城西街道夏演村村委会副主任楼其有表示,少儿龙灯既是传统的延续,更是创新的尝试,“相比激烈的成年人龙灯,少儿龙灯的板凳更短,重量更轻,在家长和工作人员的看护下,也更文明安全。”

  一番探索

  让“乡村风尚”不断上新

  近年来,城西街道不断深入挖掘“一路三塘(堂)(即何斯路、分水塘、石明堂、流里塘)”文化内涵,通过举办“杏花节”“长粽节”“盆景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文旅活动,不断充实乡村业态布局,培育乡村共富产业,提高乡村人气与活力,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2024年,何斯路村“长粽节”234米“龙粽”登上人民网,时隔10年再亮相的陆港社区横塘“荷花龙”,多次获得“学习强国”推送,这些民俗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一时成为媒体的焦点。

  这些传统年俗的现代转型,是城西街道谋划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城西街道不断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的重要体现。“今年,我们计划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各村特色,加大乡村共富产业的培育,同时融入‘沉浸式’体验活动,尝试通过场景式演绎呈现深厚的文化内涵,继续做深‘四季城西’文旅品牌。”城西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一年一度的春季“杏花节”马上就要跟大家见面,“我们将以‘再造新辉煌,我要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开展头脑风暴,筹办好这场文旅活动,不断优化分水塘村业态布局,激发乡村新动能。”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