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14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荟颖)“前阵子气温很低,我们的本地虾要比往年晚10多天上市。不过,这些高品质的稻虾根本不愁卖,还没被捞起来就已经被预订完了。”4月14日上午,在义乌市义亭镇陇头朱村“稻虾轮作”养殖基地,看着捕捞员将一筐筐新鲜的小龙虾搬上岸,陇头朱村委会副主任朱永明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陇头朱村“稻虾轮作”养殖基地捕捞了近100公斤小龙虾。“我们从上周六开始捕捞,一部分被金东区低田农贸市场水产区销售,另一部分留给在岸边等候的附近村民。”捕捞员朱庆峰说,由于气温还比较低,目前的产量还不大。随着气温回升,该基地的日产量将超过1000公斤。
2022年,陇头朱村开始在村内的稻田、池塘尝试采用“稻虾轮作”的方式,将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巧妙结合,实现“一田双收”。这些“稻虾”因为水质好的原因非常干净、肉质饱满,往往刚捕捞上岸就被抢购一空。去年,在小龙虾价格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这些稻田里“种”出来的小龙虾依然为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
当天,陇头朱村的“稻虾”售价为每公斤50元,因其品质出众,价格略高于外地虾。接下来,这些小龙虾除了优先供村民购买,还将通过农贸市场、龙虾餐馆等方式流入市场。本月底,该村将组织龙虾节活动,除了设置200亩左右的垂钓区、布局“共富灶”供游客烹制小龙虾,两家新开业的龙虾馆也将为市民奉上美味的小龙虾大餐。
从去外地引进虾苗到虾苗自给自足,如今,陇头朱村“稻虾轮作”养殖基地还做起了虾苗的生意。当天,浦江县杭坪镇一养殖基地负责人刘孝金专程赶来运走近200公斤虾苗。“这些虾苗养殖20多天就可以上市销售,接下来我每天都会来收。与其他地方相比,陇头朱村的虾苗更干净,成活率更高,真希望他们能多卖我一点。”刘孝金说。
义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的“龙虾季”将持续至6月底。“小龙虾下市后,我们的‘稻鱼共生’项目就将上马,这不仅可以丰富农耕体验项目,还能让‘乡村游’经济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