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28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金丹娜 编辑 童荟颖)8月28日上午,一列满载100个标箱日用百货、圣诞用品、家具、文具、玩具等货物的海铁联运企业专列从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鸣笛启程,越山向海奔赴宁波舟山港。货物抵港后,将陆续发往德国、西班牙、美国、多米尼加、南非等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悉,这是在“港铁企”三方协同的创新模式下,该枢纽港成功开行的首趟海铁联运企业专列,为地方制造与国际贸易高效衔接再添新通道。
作为把海港港口功能全方位前置,实现港务、船务、关务一体化运行的内陆铁路场站,自今年6月27日开港运营以来到8月27日,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海铁联运班列到发累计超260列,完成集装箱到发量超2.36万标箱。
开港以来,义乌港务部门在设备调试、流程优化等多重挑战下,紧盯现场作业服务、多措并举拓展业务、强化外部协同,高效推动义乌至宁波舟山港进出口海铁联运业务加速提质增效。一方面,通过深化无人驾驶集卡与远控龙门吊规模化应用,实现全天候不间断作业;另一方面,港务部门通过同步深化与海关的协同联动,合力优化通关流程,借助关港系统数据互联的技术支撑,推动实现港区24小时全天候无感通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首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的核心控制系统,浙江海港集团所属信通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龙门吊识别系统2.0前不久在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完成升级部署。该系统2.0首次把海港的智能技术运用到了陆港,成功联动了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智能平面运输车、堆场自动化轨道吊三大设备集群,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智能装卸作业链。目前,这一系统已稳定支持“一人操控四台龙门吊”的高效作业模式,为码头堆场、铁路场站的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今,单趟火车装卸作业时间从开港初期的5小时18分钟大幅缩短至最快2小时5分钟,效率提升幅度高达61%进一步便利货物出海通道。”浙江海港义乌枢纽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已实现每日至少2列的稳定开行,为年底冲刺每日4列、全年到发6万标箱的目标筑牢了基础,为义乌新一轮国贸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并为加快构建高能级开放强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