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26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施健 蒋子健 编辑 童荟颖)9月25日下午4点多,一趟从广州来的航班缓缓降落在义乌机场。记者了解到,从这趟航班下来的旅客有三分之一是外国面孔,其中还有不少人是首次来到义乌,计划趁国庆假期在这座“世界超市”好好逛购一番。
“通力守好阵地、强化前端拦控,更要以需求为导向,精细化提供优质服务。”就在航班落地之前,由义乌机场公安、机场公司、民航站、边检、交通等9部门组成的义乌机场空地融合安全治理领导小组刚刚召开例会,进一步就小长假期间机场安保服务工作细化了任务分工,以责任共担、服务共创的“空港平安共同体”姿态确保为来义乌好好逛的游客增强平安感、幸福感。
“平安,非一日之功,更不可一日无功。”义乌机场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义乌机场公安围绕“争创军民合用机场融合治理先进典范”目标,以共治警务为基,创新推行“六融”工作法(组织“融建”、力量“融合”、信息“融通”、安防“融控”、群防“融治”、服务“融优”),推动空防治理从“事后处置”向“靠前防控”、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跨越,推动义乌机场处处见“枫”景、时时可安心,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型机场“共治善治”新格局。
在机场内,武警、特警、机场公安“三警”常态化武装联巡,时刻保持维稳警力“热备份”,最大限度屯警路面,并不断激发“群防群治”活力,由15家单位构成的“平安联盟志愿者”队伍实现军警民联巡联查联处,重点区域治安覆盖;在应急联勤指挥中心,AI大模型高效推动风险线索、异常行为等信息的超前研判与精准推送,机场全要素“一屏点亮”,民航站、机场公司的应急指挥中心与公安135应急处突中心有机融合、共治共享,切实提升“情指行”一体化工作水平。此外,义乌机场公安还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率先引入临时乘机证明自助终端,办理时间压缩至30秒内;完善失物招领协作机制,建立“机场失物招领群”,地勤、保洁都是“找物能手”,找回率提升12%;优化交通管理,旅客平均等待时长缩短超30分钟,相关警情下降32%。
“‘六融工作法’为平安空港建设固本强基,更有力实现了数智闭环,激发了平安共同体的共治效能,并不断将此转化为群众切实可感的幸福感。”上述负责人表示,在赋能日常工作基础上,义乌机场公安还先行先试“空地融合”,主动对接全市低空经济平台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军警民协同防控体系。在"低慢小"防控、民航通道管控等方面以融促效,特别是即将升级投用的无人机防御反制系统,将实现对无人机、风筝、气球等各类扰航目标的精准识别与快速处置,全力打造“最净空域”。
今年是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起步之年,义乌机场公安将不断深化“六融工作法”,在空港治理、护航发展、服务旅客等方面持续注入新活力、推出新举措,并紧扣低空经济安全治理、机场改扩建保障和智慧警务应用三大主线,深化“空地融合”机制,不断为义乌“打造典范、再造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