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2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婷)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历经十余年,打开了一扇交流的窗口,在向大家展示我国最新文化成果的同时,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一大批世界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产品在这个平台上融合向前。
新时代,新讲述。当第12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如约而至,大家在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同时,也耳濡目染了“中国故事”。
各大博物馆出“深闺”讲故事
自第9届文交会首次在国内设置博物馆衍生品展区以来,博物馆文创展区已成为文交会的特色展区,不仅让高冷的博物馆走出“深闺”,还变得更加“亲民”。
今年文交会全新打造了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展区,汇集众多知名博物馆,以文化创意衍生品的形式来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在内的国内博物馆、美术馆行业领军单位参展,共有80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带着他们的衍生品参展。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寻常人家”。这里有客厅、书房、卧室,在每个“房间”内,都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有抱枕、装饰画、鞋子、行李箱、床品、服装、文具等等。惟一不同的是,这里每件生活用品的原型都来自国博馆藏文物,比如“鱼跃江山”系列床品,设计灵感来自清代咸丰年官窑瓷器“红彩金鱼纹长方形花盆”,“国宝系列小夜灯”形状就取自海晏河清尊、萱草花玉佩等八件国宝文物。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文物衍生品,让大家能够自发地去了解文物的故事,让文物更好地融入民众生活。”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与开发部电商业务部副经理王逆告诉记者,今年国博展位以“文化点亮生活,文创讲好故事”为主题,以“文创中国”作为展位标识,重点宣传“文创中国”品牌,推介“文创中国”项目,展示国博IP资源授权开发新产品,打造生活化的场景空间,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为了增加互动体验度,国博在每个展品前配置了二维码,参观者一旦看中某件商品就可扫码下单购买。不仅如此,在展会期间,国博还将在电商平台上做展会现场直播,让更多人参与互动。
西湖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惟一的湖泊类文化遗产,自G20峰会后西湖更是成为了中国的“名片”。本届文交会,浙江省博物馆特地带来升级版“西湖十景系列”,为大伙讲述西湖的故事。该馆工作人员介绍,“西湖十景系列”一直都是该馆最热门的产品,其元素来源于馆藏清代画家董诰所绘的《西湖十景图》。由此衍生的西湖十景宣纸团扇、红木书签和明信片一直深受广大观众和西湖游客的喜爱。为了更好地传播这一馆藏文物,增强西湖十景的形象感,该馆通过对《西湖十景图》的雅色化、线条化、色块化和卡通化的处理,研发出多款包括文房类、文具类、服饰类、包袋类等十几个系列的实用美观、趣味横生、新潮又不失传统的文创产品。
本届展会除国博、省博依然让人眼前一亮外,首都博物馆是首次参加义乌文交会,也带来了以三件馆藏瓷器开发的文创衍生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明星文物之一、源于清雍正时期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纹瓶系列文创产品;河北博物院则带来了院藏珍品———北宋白釉黑彩孩儿垂钓纹枕;江西省博物馆更是带来了“再现海昏”文房清供、愫居逸品、数码尚品、青铜臻品系列衍生品,其汲取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葬出土珍品之精髓,通过时尚人文的设计理念,将实用与审美巧妙结合,融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于一体,使得深藏博物馆的江西汉代经典艺术珍品走进大众,一展“芳容”。
此外,今年展会上还首次迎来了重量级专题展,“中华文博礼———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专题展”,展示全国文化文物创意产品的优秀成果,并设立了北京印象和秦始皇陵等特别推荐文创展区作为重点推荐IP开发成功的优秀案例。同时还设立数字圆明园互动体验区,市民可亲身领略虚实结合的全新文化遗产地体验,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高科技手段,穿越时空,一窥“万园之园”的昔日胜景。
非遗融入生活秀“工匠”名品
作为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我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文交会就专门设立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工坊”展区。今年,为了持续推陈出新,文交会又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非遗+、非遗家、非遗嘉”为总体框架,设立“浙江非遗衍生品生活主题馆”。以“再现、再造、再生”为主题,以浙江省非遗名录“编、织、染、绣”为主展项目,共同策划了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的展览展示活动。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式花样的仙居彩灯虽偏安展会一角,但依然格外夺目。走近一看,你会发现这个彩灯和我们以往印象中的彩灯不同,它在原先基础上已经进行了创新。
仙居县添彩灯饰厂负责人沈珉告诉记者,以前的彩灯是纸质的,放在家里容易发霉老化,而且价格昂贵,购买的人越来越少,非遗传承人的日子很“难过”。现在的彩灯经过逐步改良,如今有了铁质彩灯,利用传统无骨花灯的凿刺工艺开发相关衍生品,使用现代的生产工艺缩短并简化费时费力的传统手工制作过程,使彩灯的实用性更强,更好地为老百姓所接受。
非遗衍生品生活主题馆“编、织、染、绣”四大展区各安四方,但“织”展区尤为抢眼。一台古代传统杭罗手拉机坐镇展区正中间,非遗传承人身着红色中式对襟服向人们展示传统织造工艺。而在他的身后,数十台织造机整齐排列,来自杭州“小巷三寻”的民间手织布服饰公司“织女们”坐在古老的布机前熟练地纺线织布,一幅“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传统织布场面,人们不禁被这传统老手艺所吸引。
这里展示的所有服装和家居用品都是用手织土布制成的,温馨而亲切。当传统的土布逐渐淡出都市人的眼界时,被列入浙江省第4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土布织造工艺”却反潮流而行之,使用最传统的材质制作现代服饰。“在中国,纺线织布有着千百年的历史,手工织成的土布是人们日常生活必备品。”“小巷三寻”展位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把《游子吟》《花木兰》《牛郎织女》《黄道婆》和《孟母断机》民间故事制成漫画,并装订成小画册。如此,市民在买土布同时,还能得到一本画册。“妈妈们能按画册,给孩子讲民间故事,有穿有玩,一举两得。”
在我省非遗衍生品,不得不提“绣”。浙江的刺绣源远流长,闻名古今,品类也繁多,有杭绣、台绣、瓯绣、发绣等。“娉婷闺中女,巧手绣鸳鸯。”在“绣”展区,小小绣针在“绣女们”的手上,变得轻巧灵活,飞针走线中,伏案刺绣的姿态无不透露着优雅。
在瓯绣展台上摆着一幅狮子的双面异色绣,哪怕在光线并不充足的展厅内,也能感受到它的光华流转。出生于瓯绣世家施成权,13岁开始学艺,师从老艺人张仲光,从事了47年瓯绣技术探索与研究,善于刺绣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样绣、水墨绣等高新作品,让瓯绣与日用品、生活品相结合,一针一线生动地在绣布上表达出来。
对很多人来说,了解古代传统工艺,大多只能通过纪录片,但倘若这几天你去文交会上逛逛,你不仅能领略到像浙江刺绣、仙居彩灯这类古老技艺造就的物华天工,还能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互动,感知古法的精妙,对话非遗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