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是他们彰显的坚定信念;不惧挫折,真情付出,是他们展现的务实作风;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是他们传递的榜样力量。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义乌的榜样,也是谱写义乌故事,形成义乌精神的核心力量。党的十九大来临之际,我们寻找义乌各大行业的先锋代表,通过他们来感受义乌这五年迸发的蓬勃活力。
中国义乌网10月11日讯(记者 吴杰 编辑 祝璐)朱红斌,义乌市农村水利管理站工程师,生活中幽默随和的他在工作中,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水利工程建筑毕业的朱红斌深知自己专业要非常仔细与负责。因此,他刚参加工作时就下定决心: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最好。
初出茅庐
奋战龙门脚水库
义乌龙门脚水库,坐落义乌大陈东塘附近,是一座库容量160万方的小水库,不是当地人或许很少听过这个名字。可对于朱红斌来说,这座水库却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每年,朱红斌都会去水库走走、看看。
1999年1月份,毕业后在八都水库指挥部工作、学习了两年的朱红斌和三位小伙伴来到东联村,租住在一名农户家里。“龙门脚水库指挥部就在那个农户家里成立了,指挥部年纪最大的人30岁。”朱红斌是其中年纪最小的,“测量、设计、施工监督到最后的验收、管理,都是我们四个人。”
在水库建设前期,是工程测绘阶段。当时设备非常简陋,一个水准仪、一个经纬仪、一个土板以及一把三角尺,就是他们全部的“装备”。每天清晨,朱红斌就带着自己的装备进山测量,沿着等高线走,一走就是一天,当场测当场画。“四个人,加上水库图纸,我们那段时间总共画了几百张吧,堆起来有半人多高。”朱红斌说。
严格把关
打造水务精品工程
一直以来,朱红斌都对自己工作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在修建龙门脚水库时,朱红斌和同事无论春夏秋冬,施工工程推进到哪一个阶段,负责设计的人就进驻工地,时时刻刻跟着施工,施工一段验收一段。“那时候工人们都说我们几个人傻,可就是我们这份傻气,将龙门脚水库建设成了精品工程,这可是当时义乌市第一座完全由自己设计的面板堆石坝。”朱红斌对自己初出茅庐的第一战满是自豪。
2003年5月,义乌江橡胶坝开始建设,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按照要求,橡胶坝工程要在10月份的义博会前建成并运行,比常规工期缩减一半以上。为了达到目标,朱红斌不仅去其他有筑坝经验的地方学习、考察,而且在项目开工第一天,就带上自己的行李,住到了工地上,与工人们一起,创造了义乌的“水务速度”。
同年秋季开始,义乌爆发了非常严重的旱情,完成橡胶坝工程建设之后的朱红斌接到调派,驰援水资源管理所。没来得及喘气的朱红斌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编制《义乌市应急供水方案》千方百计谋划水资源解决措施,又和同事通过半年努力,先后谋划、建成了南山坑水库引水,王大坑水库引水,八都水库死库容提水等一批供水工程,不仅有效缓解了当时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这些引水工程有的现在还在一直源源不断地引水,发挥自己的用处。
辛勤工作
无愧身上荣誉
在朱红斌的荣誉栏中,有一项全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先进表扬个人的荣誉称号,这是他在2016年获得,表彰他在五水共治工作中“抓节水”方面做出的努力。从2014年义乌全面实施“五水共治”以来,朱红斌牵头制定了《义乌市抓节水工作实施方案》和《义乌市保供水工作实施方案》,在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他都参与其中。激活水系、节水管道以及节水龙头推广,都有朱红斌的身影。
2017年,朱红斌又得到机会,由单位举荐,参与义乌市劳模的评选,并顺利获评。在评上劳模之后,朱红斌只是在家里和家人好好吃了一顿,就又重新投入工作当中。“最近我们计划向金华引水,我们科室要完成引水计划的制定工作,从春节开始,到9月份圆满完成计划的制定。”半年多的时间,朱红斌沿线走遍了金华,义乌佛堂、义亭等地,跑现场、做论证,没有节假日,夜以继日的工作,“光是后期计划的拟定,我电脑里就存了二三十版,力争做到最好。”
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朱红斌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与家人的时间。“最让我后悔的,还是我的爱人生孩子的时候,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没能请产假,只在生产当天请了一天假。”讲起这件事,朱红斌言语中,满是对自己爱人的歉意。
义乌是个缺水城市,有这么群人,他们奔波在义乌山间,出现在义乌每项水利工程中,为保障义乌用水安全,谱写自己的努力。当你拧开水龙头,流出的每一滴水,或许都有着他们的汗水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