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张金蓉 正文

丹溪故里话中医 让中医药事业惠及更多义乌百姓

发布时间: 2017-12-01 10:11:26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张金蓉 编辑 祝璐

  中国义乌网12月1日讯(记者 张金蓉 编辑 祝璐)义乌中医发展源远流长,名医辈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学派创始人朱丹溪的故乡,另有明朝名医虞抟、民国名医陈无咎,滋阴学说成为义乌的一张文化金名片。2014年,义乌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体系健全、网络完善、中医药特色明显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新格局。

  体系建设优服务

  中医卫生资源扎实

  据了解,义乌目前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21家,其中,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达266家,已形成以义乌市中医医院为龙头,6家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和3家民营中医专科医院为骨干,13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数百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网底,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及中医坐堂医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全市中医药服务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其中,中医医院作为义乌中医药龙头医院,坚持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核心,将学科建设作为实施“三名”工程的抓手,围绕“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治、治有专方”的目标,通过学科带头人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资金设备的投入、优势病种的遴选、中医诊疗规范的研究、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等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整体发展态势,发挥了建名院、育名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此外,全市13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了齐全的中医诊疗设备,开设了相对独立的中医诊疗区域,并根据自身中医中药资源,提供中医、针灸、推拿等特色中医药服务。

义乌中医药事业发展纪实片《丹溪故里话中医》

  要素建设夯基础

  中医药发展动力强劲

  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做大做强中医药学科、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推进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近年来,义乌切实加强要素建设,着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目前,义乌共拥有全国优秀中医人才、全国重要传承人才、省名中医培养对象、市名中医等中医药类专家20人。通过开展名中医药师带徒活动、开设西医学习中医班、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培训和牵手社区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医师中医药服务水平。

  同时,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包括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开展治未病活动,推广体质辨识服务;利用儿童预防接种、体检的机会,向0-3岁儿童进行相关中医药健康指导;结合产后访视工作,向产妇宣传产后中医保健知识;通过社区医生向居民宣传中医药保健信息等,使中医药文化知识贴近百姓,融入百姓生活。

  文化建设促传承

  中医药事业发展氛围足

  近年来,义乌深入挖掘和弘扬丹溪文化,实施中医药文化宣传提升工程,着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成立丹溪医学研究所、重整朱丹溪著作并出版相关书籍、积极开展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义乌正从多方面积极传承和弘扬朱丹溪中医药文化。

  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毫不松懈,先后多次重建、改扩建丹溪文化园,不断扩展宣教渠道,建立立体化宣传平台,先后举办“商城大讲堂”之“养生保健”专题系列讲座,连续近20年每年30余次的“中药健康讲座”和中医药宣传月等大型宣传活动,展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今年10月,义乌“中医实践课堂”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教育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丹溪故里,一批又一批的中医药人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朱丹溪的中医药文化而今正以新的方式传承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会惠及更多义乌百姓。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