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天下第一关” 功归义乌兵

发布时间: 2018-01-09 09:35:14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去年11月中旬,河北省秦皇岛市代表团来义乌考察交流,就进一步拓展两市商贸与文化合作进行座谈。活动期间,该市山海关区长张建江送来了一份“大礼”:义乌兵不仅参与了山海关入海石城“老龙头”的修建,从而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而且朝廷将山海关命名为“天下第一关”,也是因义乌兵建功立业而获此殊荣。

  雄关要塞蓟辽咽喉

  山海关,地处华北与东北两大地域的交界处,扼滨海走廊的咽喉,她北依燕山,南襟渤海,自古即为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尤其是明代中叶,满族从东北兴起,辽东形势进一步恶化后,明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益,动员全国“竭尽四海之物力以奉榆关”(《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53),几乎将“国家全副精力尽注山海关”(《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51),当时在山海关城内外,布防兵力达十三四万。这种部署,充分体现了山海关防御地位和海陆军事支援的重要性。这也反映了明王朝“天下安危系于一垣”“京师之切,在此山海一关”的严竣形势。

  山海关建关设卫,是在明初的洪武十四年(1381),当时,大将军徐达守燕,奉旨“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32关。”见此地“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于是建关设卫,定名“山海关”。戚继光平定东南沿海倭患后奉命北上,到任后,除了整饬军伍,创建军营等新的兵种建制,还对原先“低薄倾圮”长城予以整修:新建敌台1000余座,创建山海关老龙头入海石城,险要地段修筑长城复线,增筑传递军情的烽燧,在任16年,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千里蓟镇长城,建造成一个严密、设施齐全的军事防御体系,戚继光在山海关长城修筑功绩是全方位的。而义乌兵自始至终参与了修建,尤其是吴惟忠与军门梁公梦龙主持修建了桃园东十号、唐帽西十七号敌台的修建,同时还主持修建老龙头入海石城的修建,使之成为……“一个旷世杰作,是中华瑰宝万里长城这首壮丽诗篇中的一段‘绝唱’”,成了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物中最为绚丽的部分。

  剑阁精兵驰骋朝鲜

  山海关镇东楼又称“天下第一关”,是明长城关城中巧妙之作。

  登上“天下第一关”城楼,放眼四野,南望大海波涛汹涌,北眺角山长城,雉堞起伏,不禁使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也难怪书写“天下第一关”匾额的邑人明兵科给事中福建按察司佥事萧显,在他的《登城述怀》一诗中有“八窗虚敞堪延月,重槛高寒可摘星”之句。

  据当地资深民俗研究达人刘学勤提供一则介绍明代驻山海路参将吴惟忠的材料显示:修筑万里长城的璀璨明珠老龙头,这是吴惟忠留下的功绩之一。在朝鲜英勇奋战取得平壤大捷后,山海关因调度辽西、辽东兵马协调作战,获朝廷命名“天下第一关”关名,从此山海关东城门高悬“天下第一关”匾额,这是吴惟忠功绩之二。

  那么,吴惟忠在朝鲜战场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

  1592—1598年,在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发生了一场历时7年的国际大战,明朝援军与朝鲜军队,打败了趁统一之机欲染指大陆的岛国日本,致使日本300年间雄心不再。

  当战火烧到了家门口时,明朝只得出兵应战,经过先后两次援朝抗倭,最终取得了援朝抗倭的彻底胜利。在至关重要的收复平壤之战中,吴惟忠身先士卒,攻城时“中铅洞胸,血流腹肿,而犹能奋呼督战(《宣录》卷35第1690页)。”不仅打仗勇猛,“料敌知彼知己”,而且“……甘苦直与士卒同,勤劳每以一身倡……出征秋毫无犯,行己权毫不避……朝鲜号为铁面,日本称为神仙。”(吴悬《云峰吴将军传》),从而“留下东征军中的最佳口碑,为南兵及明朝东征军增光不浅(杨海英《书(唐将书帖)后》)。”

  “在这场战争中,两次入朝参战的吴惟忠成为明朝万历东征军中的一面旗帜,曾经高高地飘扬在16世纪的东亚上空”(《义乌丛书》之《域外长城——万历援朝抗倭义乌兵考实》,杨海英著)。这面旗帜,不仅得到明王朝的首肯,还得到朝鲜国王的褒奖,据2014年7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远征朝鲜抗倭拒寇的‘戚家军’”一文载,这支军队中“最著名的将领是来自浙江义乌的吴惟忠(1533—1613)。他曾是戚继光的左膀右臂,前后两次参加东征,初为游击,后为总兵。他所率领的南兵,可称为东征军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功最廉操’的天将。其行军作战所过之处,‘岭南一路皆立碑颂之’,朝鲜各地民众共给他立了5块碑,如‘天将吴公惟忠清勇之碑’战后两百年尚存……并以‘戚家军’的骨干为核心,率远征军至朝鲜被国王称为‘剑阁精兵’,永垂青史。”

  另据《域外长城》载:万历二十七年四月二十日,二次东征即将结束,朝鲜国王曾亲自登门到吴惟忠的住处看望、慰问。吴惟忠参与且英勇奋战的平壤之战,是东征中的一场最精彩的开场大戏,“正是这一战役,重挫乃至动摇了日军企图占领朝鲜、进而东进中国的狂妄野心。”而这一仗,朝鲜人亲眼看到的事实也是“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吴惟忠之功最高”(《朝鲜宣祖实录》卷35,宣祖二十六年二月甲辰,19日)。

  这也是因为“吴惟忠率领的这支来自蓟镇的东征军,无疑是明军中训练最为有素的军队——甚至在16世纪整个世界的范围看,也可称为最杰出的军队之一。一度被日军撵到鸭绿江边、失魂落魄的朝鲜君臣在看到这样的军容以后,开始定下心来。朝鲜国王在经历锥心刺骨的丧国之痛后,从明朝东征军身上拾回了复国的信心,先锋吴惟忠及所领南兵正是朝鲜人寄予热望的对象(《域外长城》)。”

  这些都是山海关因吴惟忠调度辽西、辽东兵马协调作战,而获朝廷命名“天下第一关”的印证。

  在秦皇岛期间,我几乎翻遍了涉及山海关的旧志,结果发现最早记载镇东门匾额名“天下第一关”的,是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卷之二《建置志·城池》:“(山海卫)城之东门即山海关,扁(匾)曰‘天下第一关’。”而山海关是万历十七年(1589)始置,直隶于京师永平府,因而《永平府志》的记载是比较可靠的。

  为了进一步求证,去年12月底,笔者又第二次赶赴秦皇岛,据蛛丝马迹,在山海关区政协要了第三期《山海关文史资料》,其中“巨匾琐谈”一文,赫然出现了我苦苦追寻的答案:明万历二十七年之前,“天下第一关”匾额所在的山海关东门楼——“镇东楼”,还没有“天下第一关”匾额,山海关也没有所谓的“天下第一”的颂称。

  “巨匾琐谈”的作者为康群先生,这是一位秦皇岛市文史耆宿,文章引经据典,层层剖析,有理有据,读后不能不令人对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折服。此文称,《永平府志》有类似记载。于是,我又专程赶到号称“京东第一府”的永平府所在地——卢龙。在这里,副县长孟庆强给我找了一大堆文史资料,其中有《永平府志》记:万历二十六年,明援军从朝鲜班师回国,驻山海关待命,“第二年……万历皇帝降旨褒奖。谕旨中有‘盖比天下第一关也’。”

  至此,我们可以确认,山海关区长提供的信息不是空穴来风。虽然我们还要去查找皇宫档案进一步予以确认,但至少如今已不是孤证。

  借此抛砖引玉,以期有更多人来关注这段历史,弥补其中断、空缺的环节,也是撰写此文之目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