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功俊(本报市民监督团成员):有的人只图方便,恨不得把单车骑上楼;有的人不讲公德,乱停乱放单车;也有的人故意毁坏单车,甚至把单车扔到了义乌江里。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城市文明,甚至涉嫌违法。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对于不文明的骑停者,各部门不断创新治理举措,整治力度也不断加大。像综合行政执法局,已经联合单车企业公布了多批不文明骑停单车的“黑名单”,也推出了“电子围栏”等治理举措,应该说,对于遏制一些不文明行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但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仍有少数人将单车扔进绿化带、故意破坏单车、车篮载人等。对这些“任性”的人,不仅要公开曝光,还要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让不文明骑停者付出“惨重的代价”。
吴丹丹(五爱小区居民):总体来说,共享单车的监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乱堆乱放乱扔的现象越来越少了,文明使用单车的市民越来越多。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确实还有极少数人公德缺失,只图自己方便,不替别人着想。对于这些人,要通过监控、发动市民举报等途径,让他们的恶行公布于众,请他面对媒体,谈谈为什么要乱停乱放?若损坏了单车,就让他赔偿并接受法律的制裁。这样,下次使用时他就会守规矩。同时,也能警示单车骑停者文明用车,不敢有“过分”的举动。
李一阳(外来建设者):那天,我们几个老乡看到两个姑娘正在“耍”一辆共享单车———一个骑车,另一个坐在车篮里,车子被压得“吱吱”响。一个老乡实在看不下去,说了句“刚刚看到有人把宠物放在车篮里”,姑娘听了,脸红了,马上从车篮里下来了。所以我觉得,对于一些不文明使用单车的行为,只要人人都能够站出来及时制止,想必不文明行为会越来越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扩大“电子围栏”的范围,多划定一些停车区,让不停放在专用停车区里的车子使用后无法正常锁车,后台继续扣他的钱,相信这样一来,使用者就会自觉将车子停放在专用停车区。
张同乐(本报市民监督团成员):共享单车不文明骑停现象屡禁不止,归根结底就是市民素质有待提高。个人建议,在共享单车上安装微型摄像头,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只要使用者有不文明骑停行为,下次就无法成功使用共享单车。同时,共享单车上可以印一些卡通警示语,如“爱我,就别抛弃我”“我爱你,希望你也能爱我”等,这样,有些人想损坏单车时或许会有点不好意思。总之,共享单车需要大家的共同呵护,呼吁广大市民一起来监督共享单车的停放,让市民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商报记者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