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义乌通过建立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智慧溯源体系,筑牢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直至市民菜篮子的安全防线。
日前,省食安办专职副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卢永福对食用农产品全链条管控的义乌模式给予肯定,并表示将向全省推广。
A 【对症下药】建立农产品智慧溯源平台
阮腾飞是安徽人,2006年慕名来义乌从事农产品批发生意。经过12年的打拼,阮腾飞已成为义乌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马铃薯经营大户。
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位于义乌市五洲大道与上佛路交叉口附近,是由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集农产品仓储、物流、批发、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园区。该中心概算投资5.08亿元,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内设交易用房、辅助用房、整车交易区、高层商务楼、农产品检测中心、电子结算中心、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是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
“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现有经营户413户,经营品种包括蔬菜、水产、冷冻品、鲜肉、熟食、禽蛋水果、调料等21大类,产品辐射金华、台州、绍兴、丽水、杭州等地市及江西、安徽等周边省份。”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副总经理胡治平告诉记者,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日均人流量达两万人次,车流量达9000车次,年交易量约80万吨,年交易额约30亿元,是金华地区经营品种最齐全、交易量最大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
“马铃薯每日销售量达4万公斤,有时还能超过5万公斤。”阮腾飞说,“这多亏了农产品智慧溯源平台,让老百姓买得放心。”
“现在市场环境好,经营户的生意自然不错。在2016年之前,国内镉大米、毒豇豆等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多发。”胡治平说,在民间,还流传着“自己种的菜,自己不吃”的滑稽说法。
原来,蔬菜的卖相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蔬菜的价格。卖相不好的蔬菜,大多卖不起好价钱。因此,有的种植户就使用农药。更有甚者,头一天刚用完农药,第二天就在市场流通。
“到底还能放心吃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吃得放心?”一时间,这些问题成了不少人的焦虑与追问。
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打响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安全整治第一枪。
为此,义乌提出建设义乌市全链条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智慧溯源体系的工作方案。2016年7月,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中国建设银行义乌分行、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义乌市“智慧市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义乌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智慧溯源平台”建设。
B 【立体防护】形成全链条管控安全网
义乌建立“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智慧溯源平台”,旨在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物的前提下,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筑牢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菜篮子全链条的安全防线。
义乌有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90余家、配送单位200余家、市场经营户近5000家、各类餐饮单位近万家……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主体,义乌如何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智慧溯源平台建设?
“从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抓起!”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承载了义乌8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量,把好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主体准入关”,就守住了食用农产品餐桌安全的“关键源头”,从而以点带面,为义乌市农贸市场树立榜样。
如今,义乌已形成两大监管体系。一是“1+3+1”快速检测体系。其中,第一个“1”指客菜(外地菜)准入实现“批批检”,有检测证明,可进入免检“快速通关”;有产地证明或销售凭证,抽样后“先行通关”;无有效证明,则需“检后通关”。“3”指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区农贸市场、农村菜市场实现“快检”全覆盖,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并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全部入场经营户、自产自销区农产品进行自检,包括农残、二氧化硫、重金属等9个指标。目前,义乌13个城区农贸市场统一配置规范标准的检测室,所有经营户的农产品都纳入自检范围;24家农村快检室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提供便民快检服务。最后一个“1”指由专业检测机构开展日常监督抽检,对时令水果蔬菜等进行靶向监督抽检。今年1—8月,义乌共投入检测经费200万元,开展第三方监督抽检1257批次。
二是“三个一”智慧溯源体系,通过一个门禁关、一杆溯源秤、一个溯源码,实现“环环有记录、环环可追溯”。每一批次的食用农产品在市场门禁入口处都会形成“一品一码”,即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货源等产品信息和抽检信息对应的溯源码。这个溯源码相当于农产品的身份证明,将伴随整个流通环节。智慧溯源系统将实时采集和传导相关的检测、交易信息,每笔交易完成后,溯源秤都会打印出一张带二维码的小票,消费者可通过手机微信扫码查询溯源信息。目前,义乌投入560余万元用于电子溯源体系软硬件建设,共采购溯源大秤389台、溯源小秤2826台,已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销售区和21家零售市场溯源秤全覆盖。
C 【成果巩固】四项机制确保长效监管
随着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智慧溯源平台的投用,无论是监管部门、市场经营方,还是消费者,都受益良多。
据义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看,该平台可以实时掌握监管信息,如商品来源、去向、检测信息等情况;从市场经营方的角度看,根据交易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规范市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模式;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在消费过程中充分掌握经营户、农产品信息,做到明白消费……
当然,食用农产品安全整治非一朝一夕之功。为巩固食用农产品安全整治的成果,义乌市市场监管局还建立了4项机制,确保长效监管。
一是全覆盖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对农产品批发中心参照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要求进行高标准管理,对下游的农贸市场参照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建设要求进行规范达标。为此,义乌还出台农贸市场规范管理达标评价办法,通过开展攻坚竞赛,从农产品批发中心到下游农贸市场实现规范化管理全覆盖。
二是全生命周期的主体信用机制。通过建立入场经营户“一户一档”,将1035个自产自销经营户也纳入建档范围,并通过电子化与义乌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行数据对接;赋予入场经营户初始信用12分,若加分累计达到一定分值,租金将减免10%~20%,或在下一轮招租投标中予以优先优惠;若扣分达到一定分值,将暂停交易、停业整顿直至取消进场资格。
三是全过程的闭环处置机制。建立并完善抽检、快检、不合格产品封存、检验复核、不合格产品处置等有效衔接的闭环工作机制,形成“农贸市场自主处置、检测中心技术支撑、监管部门监督处理”三轨并行的处置流程,检出不合格产品案件处置率达100%。
四是全方位的信息公示机制。农产品批发中心的货源信息、检测信息、去向信息通过电子显示屏或扫描溯源二维码实时公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息公示平台、食品安全警示信息发布平台、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互通平台等联通共享,推动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公开常态化;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每日农产品的检测结果、农贸市场经营户红黑榜、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等,营造共创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