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立片区工委、改革干部配备方式、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去年以来,义乌市总工会探索基层工会改革新路,进一步增强了辖区企业工会工作的管控力,充实了镇街工会干部队伍,让每个工会细胞都充满活力。
片区工委整合工会服务资源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厉志海在义乌市调研基层工会建设工作,对义乌市总工会创新设立片区工委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
建立片区工委,是义乌市总工会对工会组织体制的大胆创新。义乌镇域经济发达,以苏溪镇为例,镇域范围内有企事业单位3600家,仅仅依靠镇总工会来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建立片区工会的探索由此展开。各镇街总工会根据企业分布情况,划分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工委,负责辖区内的企业工会建设。
坐落于苏溪镇的商翔集团是苏溪镇镇南片区工委所在地,集团工会主席洪飘飘既是工委主任又是镇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她对片区工委所起的作用深有感触:“我们依托片区工委这一平台,整合片区内资源,开展了拔河比赛、未婚青年联谊会、篮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最重要的是职工的诉求和利益有了更便捷、高效的保障平台。”
目前,义乌市14个镇(街道)总工会共成立了34个片区工委。每个片区工委都按照“六有”标准,建立了工作机构,配齐了领导班子,建立了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为辖区企业职工提供政策咨询、职工培训、技能竞赛、技术创新、纠纷调处、困难帮扶、文体活动、资源共享等系列服务。
此外,为确保片区工委有效运行,各个片区工委还建立健全了片区工委各项工作制度,确保职工活动有人管理、职工有事有人办理、职工有难有人救济。
“上挂下派”改革干部配备方式
对于基层工会而言,干部队伍力量薄弱一直是制约工会工作开展的一大难题。
“过去佛堂镇的工会工作主要由我这个主席在承担,手下也没有一个兵,经常疲于应付。”义乌市佛堂镇总工会主席表示。在过去,义乌市14个镇街总工会普遍缺乏工会干部、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工作机制也不健全,很多工作都无法有效开展。
为此,市总工会改革传统的工会干部配备方式,通过“上挂下派”的途径加强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作力量。“上挂”,就是通过民主程序,增选优秀企业工会主席担任镇街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和兼职委员;“下派”,就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派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到镇街总工会工作。
目前,全市14个镇(街道),已有13个镇街总工会召开了代表大会或全委会,共增补兼职副主席40名,补强了基层工会干部队伍薄弱的短板。
规范化建设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
非公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是新时期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难点。
义乌市总工会按照“突出重点、典型示范、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大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建筑项目、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工会组建力度,推进项目工会、市场工会等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建设。
去年下半年,全市共成立电商园区联合工会12家,涵盖电商企业600多家;成立了国际货代物流协会联合工会,涵盖企业160家;成立快递企业工会13家,农业合作社工会2家,大型建设工程临时工会1家,新增农民工会员33071人。
“今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争示范·强活力’星级工会创建工作,要求全市基层工会积极争创‘三星’、‘四星’、‘五星’级工会,推动基层工会逐步走向规范化。”义乌市总工会组宣部负责人说。
所谓“三星”级为基本达标工会、“四星”级为达标活力工会、“五星”级为达标示范工会。义乌市力争到2018年底,全市90%以上的工会达到“三星”级及以上标准。通过星级工会的动态管理,确保全市基层工会建设不断升级。
“我们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就是要让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真正使工会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成为听党话、跟党走、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义乌市总工会主席刘金土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