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19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婷)“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40年来,把义乌模式“复制粘贴”到全国的金位海一直生动演绎着这句话。
40年前,金位海是义亭镇一个普通的穷孩子。40年后的今天,他已是身价几十亿的金田阳光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走南闯北的他始终把“义乌”挂在嘴上、记在心中,在全国各地“复制”义乌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义乌的全国影响力,也为义乌小商品贸易体系辐射更广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金位海不仅把企业总部迁回了义乌,还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上为义乌市场的拓展做着努力。
义乌是梦开始的地方
金位海出身贫寒,在家里排行老大,13岁时父亲去世。长兄为父,金位海中学毕业就走上社会,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他跑遍上海、福建等地,卖过油豆腐、冬笋,也贩卖过小商品和服装。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在街头巷尾摆摊卖针头线脑等小商品。
政策渐渐宽松,金位海不再满足于当“二道贩子”,把全部积蓄拿出来,创办了云海服装厂,自己生产自己销售。随后,又创办了金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并迅速将产业做大。
几年闯荡的经历使金位海获益匪浅,嗅觉敏锐的他看到全国各地来采购小商品的客户越来越多,货物运输开始繁忙起来,认为以小商品物流为纽带的新发展机会开始降临。1996年,金位海主动出击,投资开通了义乌至无锡、郑州,桐乡至喀什等货物运输专线。事实证明他的产业延伸决策是正确的,这几条专线的货物托运至今仍然能够为他带来每年几百万元的收入。
产业链迅速延伸,金位海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决定寻找新的增长点。1999年,金位海在杭州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了九莲综合市场,这个市场营业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有300多个摊位,这样他也拥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发展平台。但随着浙江各类市场日益繁荣,行业竞争加剧,发展瓶颈毕现。金位海迅速改变思路,转移阵地,选择了山东威海。
为义乌模式铺就“阳光大道”
所有的经历都是一次次的铺垫,金位海在恰当的时机投资了山东,并造市成功。这也成为一个小老板与一位企业家的分野,在山东,他完成了自身蜕变,并羽化成蝶,真正走上了“阳光大道”,也从而吹响了浙商投资外省办市场的号角。
2002年,金位海斥资4亿多元,与文登市共同建设文登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从2002年8月8日奠基,到2003年9月28日,一座占地400亩、总投资4.3亿元、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文登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拔地而起。市场开业以来,每天销货量在130吨以上,营业额500万元左右,成为目前山东半岛最繁荣的小商品市场之一。
随着文登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成功运作,金位海又将目光投向了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广饶找到了“棋眼”。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胜利油田总部所在地,工业发展好,但商业不行,金位海看到巨大的发展空间,于2004年3月签订合作协议。为了让当地人进一步认识、了解义乌市场,2004年11月,金位海免费组织1000多名东营市民南下义乌“取经”,声势浩大的考察队伍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取经”归来的人们也纷纷向街坊邻居讲述义乌市场的故事,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市场开业后成为第一批进驻广饶义乌市场的老板。
有了几次成功运作市场的经验后,金位海又先后在济南、青岛以及聊城等地建设小商品市场,开发商业地产。他不仅实现了自己小商品帝国版图的扩张,也将各地经济与义乌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梦开始的地方深扎根
“我的家在义乌,我终归是要回来的。”2016年新春伊始,首届义商大会隆重召开,金位海当选为副会长。金位海说,多年来,许多义商虽然一直忙于在外创业创新,但对家乡从来不曾忘怀,家乡政府的关心关怀也让他们更加迫切地想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一直以来,义乌政府部门以情招商,以诚招商,增强了金位海回到义乌的决心和信心,也燃起了他为义乌新一轮发展做贡献的热情。“落叶归根,心系故土,是每个义乌人永远割舍不掉的情怀。走得再远,义乌永远是家;企业再大,总想回家。”金位海说。
2014年,金田阳光与义乌购开展“合计划”项目成了其回归的第一步;2016年他又把总部迁回义乌。除了总部回归,金位海也致力于为义乌当好桥梁纽带。“金田阳光在市场版块、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地产开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这和义乌的发展相辅相成。”金位海说,他们不断加大市场采购,开展对接,让越来越多商品“走出去”。
今年义博会上,作为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会长的金位海,他牵头组织的浙江省第五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也同时举行。此次对接会共有来自全国15个地域的200名采购商介入,助推浙江省外浙商市场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浙货”的影响和销售渠道。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金位海也积极响应。目前,企业正把中亚作为主攻目标,努力把义乌小商品向中亚辐射,也吸引更多的中亚客商来义乌采购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