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4日讯(记者 龚望平 编辑 童晓)绣湖,义乌之芯,城市之肺。肩扛“稠城旗帜”勇担当,擦亮“五共善治”金名片,绣湖社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畅通城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宜商宜居的“和美绣湖幸福家园”。
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搞好社区,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近年来,绣湖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构筑辐射全社区的“8分钟红色服务圈”。
探商家、进企业、上公寓、访居民……连日来,我们蹲点绣湖社区采访,努力寻找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把“金钥匙”,全面梳理实现群众安居乐业的一项项“新服务”,探索总结创新社区管理服务的“绣湖样本”。
党建引领,“红色服务”有温度
日前,我们走进绣湖社区二楼的党群服务中心,方瑶云、金爱萍、王霞等有着医护从业经验的党员志愿者,正在为居民开展义诊活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此,绣湖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联合共建医疗单位组建了“公共卫生服务小组”,为每一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每月定点开展义诊活动,还带着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设备上门服务,当好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
居民“点菜”,社区党委联合共建单位“配菜”“做菜”。“我们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设服务项目。”绣湖社区党委书记周华跃说,社区突出党建引领强服务,已开设绣湖讲堂、“康乃馨”健康知识讲座、居民舒心团、应急服务小组、妇女儿童姐妹维权小组等近20个红色品牌服务项目。
针对社区党建服务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够等问题,绣湖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聚焦党务、民生和社会,针对居民的多元需求,建设切实可行的服务项目,积极探索社区基层管理服务新思路。依托“红色网格”,党员收集民情;汇总各方资源力量,联建更加务实;党建服务项目化,用心做“三服务”。
每天,文艺演出、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等10余支文艺队伍载歌载舞;每周,文明礼仪、健康生活、摄影技术、情绪管理等免费课程接连不断;每月,进建筑工地话安全、访独居老人唠家常、为左邻右里解纠纷等志愿服务如火如荼……绣湖社区构筑的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红色服务综合体”不仅是居民的活动场所,更是精神家园。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周华跃说,针对辖区居民楼线路老化、管道堵塞、外墙脱落等问题,社区联合共驻共建单位,组建了“8分钟”应急服务小组。服务热线、项目清单和联系党员的电话,都已经粘贴在小区的楼道里和居民家。
党员的电话,就是红色服务热线。绣湖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拉高标杆,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的“8分钟红色服务圈”,让“有困难找社区”成为居民的共识。这张突破时间和距离概念的红色服务网,营造了一个“家门口”享受社区服务的良好氛围,让党建工作更有温度。
文化加持,“公益上墙”树新风
1月22日下午,“全国社区网络春晚——义乌市稠城街道绣湖社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专场”在伊美酒店精彩上演,全程12个节目由居民自编自演,通过网络向全球直播,充分展示了社区的创建成果和文化自信。
为把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庭串成和睦的大家庭,绣湖社区经常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与更多人共享。每年重要节庆日的晚会,都会吸引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的“洋居民”参与。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杨洋三兄妹,从小在义乌生活学习,与经商的父母住在绣湖社区已经十多年。三兄妹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因擅长吟诵中国古诗而成为社区的“小明星”。
文化共融,乐享生活。如今,绣湖社区的每个小区至少有一支文艺队伍,更配套成立多个兴趣社团:广场艺术团、戏迷联谊会、义阳楼舞蹈队、快乐太极联盟……目前,社区拥有数十个社团,涉及舞蹈、曲艺、摄影、体育、走秀等数十个兴趣门类。
绣湖社区地处市中心,总面积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80人,暂住人口7170人,辖区有1000多年历史的大安寺塔,朝阳门述说着城市变迁,绣湖公园、市民广场是市民首选的休闲地和好去处,还有百年名校“绣湖小学”,文化底蕴深厚。
自公元前222年来,绣湖一直是义乌的县治地、发源地,是义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今,社区金融机构、星级酒店、豪华公寓、商业综合体集聚,是义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
千年绣湖,和美永恒。一台台“生活的艺术”,有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温暖亲情的依恋,还有那浓浓的邻里之情。而每一位参与活动的“绣湖家人”的热情和执着,都值得点一个大大的赞。
自2001年社区成立起,五洲友邻一起品美食、话家常、聊民俗、切磋才艺,成为“绣湖家人”们的美好约定。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一场场普通演出,更是“绣湖家人”们共同相守的精神与文化的盛宴。
这边晚会“上网”,那边文化“上墙”。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文化内涵,营造和谐美满的氛围,绣湖社区在各小区、公寓楼道等公共场所设置特色文化墙,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家规家风家训、业主幸福笑脸等公益内容,进一步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生动诠释着和美绣湖的幸福生活。
五共善治,“楼宇自治”促文明
物业缴费率和服务满意度实现“两个100%”;两次被评为“市优秀业主委员会”;数次荣获“市最佳城区物业”称号……很难想象,一个地处寸土寸金绣湖商圈的高端公寓小区,几年前曾遭遇“物业逃离、停水停电”的尴尬困境,业主苦不堪言。
楼还是那幢楼,业主也还是那些业主,但此物业并非彼物业。“一个有担当的党支部,一个会干事的业委会”。绣湖公寓的成功“逆袭”,得益于社区探索实施了“党建统领、协商共治、党员唱主角、群众当主人”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要把社区建设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这也是考验基层党员干部的基本功。把党支部建在“楼上”,发挥业主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项楼宇工作尽可能得到大多数业主的支持和一同参与。
绣湖公寓只有一幢高层住宅楼,住户108户。因地理位置优越,住户对物业服务品质要求高。2011年,由开发商指定的物业公司因成本高收益少,最后无法生存而撤退,导致公寓水电费无人收取、物业一度停滞。
“十几层的楼梯一天来回爬好几趟,拎着两个桶到楼下提水,后来实在吃不消了,就带着全家出去住宾馆了。”对于数年前的遭遇,方先生记忆犹新。此事被媒体曝光后,有市民调侃:“几万一平的高端楼输给几十一天的物业费!”
后来,在主管部门、街道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楼宇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进行大“换血”,一批素质好、有能力、讲奉献的业主骨干加入团队,着力“搭好台”。“坚持党建引领之下,实行业委会主任负责制”。从此,绣湖公寓推行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保安队伍等四大管理模块制度。
遗憾的是,新物业公司进驻没几年后又因资金链问题撤离。“这是关乎所有业主的基本生活保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解决。”业委会主任吴江鸣说。两个月后,绣湖公寓组建了自己的物业公司,开启“自我管理”模式。从单一管理转型经营与管理并存,绣湖公寓迅速摆脱困境,资金开始“活”起来。
为来更好地推进党建示范楼栋创建活动,绣湖公寓积极开展楼宇内弱势群体“手拉手”结对、“一助一”帮扶等四项活动,吸引更多业主参与到楼宇活动中来,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治理除了探索新举措新办法外,关键还要用心帮助居民解决难点重点问题。近几年,绣湖公寓楼宇党支部书记吴佩飞率公寓党支部牵头发挥党员志愿者、业委会、业主、物业公司等队伍的作用,相继解决了公寓外墙脱落、二次供水和雨污分流改造、停车系统和消防设施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等一系列居民关心关注的事。
党群共建,环境共治,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商业共创——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绣湖社区已打造成一支“五有”“善治”的党建示范队伍。去年,“楼宇支部+基层治理”的“绣湖样本”开始在全市多个社区进行推广,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基层治理,我们不嫌事‘小’。”正如周华跃所言,坚持自己的“小”,就能汇聚更多的“大”。如此,“五共”和美绣湖指日可待。